1.读研培养的不仅是读书的能力,还培养的是格局和思维方式以及做人.
2.多见一些在思想上跟你处于同一水平的人可以让人更好的在人群中分辨出你的同类.当然也可以兼容并包.
3.学历并不真的代表一切,但你先得有你才好意思说这句话.
4.在可以努力的时候就努力.毕竟走上社会才知道.能靠考试通过的东西其实都是最简单的.
5.对自己会更有要求.隐形的压力.来自于不能给学历丢脸不能给学校抹黑.
6.很大程度上三观不会太歪.嗯我只说很大程度不代表全部.
7.可以不卑不亢的做很多事情.这是你的学历给你的底气
学校不重要,老板在不在圈子里很重要。
2. 方向不要偏离老板,如果发现老板团队在开新方向,那你多半最后就是个垫脚石。
3. 知道该做什么比知道怎么做更重要。当然,知道怎么做也是很重要的,毕竟你不是钦定的。
4. 能出国则出国。
5. 本质上你就是在搬砖,能做的都是微小的工作,心太大容易悲剧。
6. 别怂,在特定问题上,老板不一定懂得比你多。
7. 很多时候,文章被拒是你写法问题,并不是你东西的质量问题。
8. 读博会让你长期处在焦虑中,所以务必找个省心的对象。我对象就特别省心(这句是为避免家庭矛盾强行补充_(:з」∠)_)
9. 谨慎处理男女关系问题,见过有被小三闹得鸡飞狗跳的,关键还影响别人科研好伐。读博已经如此艰难,何必还要没事找事。
10. 最重要的一点,别一把年纪还对高校抱有纯洁的幻想,多给老板送礼。因为这是在中国。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读研一定要读211以上学校,不要以为你埋头认真学就弥补了你和211985学校学生的差距,人家教的和你埋头苦读的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东西。比如,当你在为了废寝忘食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出了一篇普通期刊的论文还在沾沾自喜时,人家早就在国际大投行实习半年了。对了,读了这种学校你会被分到哪里实习呢?比如某个3公里外才有吃饭地方的工业区。
哪怕你社恐,也一定要和自己的导师与师门兄弟姐妹搞好关系,刷存在感。当然,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要在学业上多多展现自己的积累与能力。如果肚子里没二两香油,硬着头皮刷脸岂不是很尬。记着导师布置的一些学术任务,即使你并不是很情愿,也一定要积极参与、认真完成;在师门学术研讨会与读书会等场合,踊跃参与话题与讨论;此外,中国人讲究人情,所以一些节日与场合,不仅要多多刷脸,必要的礼仪以及礼节不可或缺。如果在师门失去了存在感,那是相当悲剧的。 当然了,象牙塔里也是存在很多不为人知的黑暗面,这里并非就是理想中的乌托邦,也无需焦虑,做好自己,无愧于心即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