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32756/ec1fbe551722f0e4.jpg)
昨天病倒躺了一天,一篇记录文字也被关进了小黑屋,真应了那个词同病相怜。但是,说同病相怜似乎也并不准确,毕竟此小黑屋非彼小黑屋,且同“病”又如何解释得清呢,文字之病又在哪里?
据说,现在在某音某号上发内容需要格外小心,因为有监管存在,至于谁监谁管咱们不用问,问了也没什么意义。但生态之所以称之为生态就在个体都处在食物链中的某一环,有捕猎的手段就会同样诞生出伪装的技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世间猫捉老鼠的游戏永远也演绎不完。
上周参加一场培训课程,主办方在课程末尾附上了时髦又实用的网络运营课,邀请的这位网络大咖人实在课讲得也很实在,最后还贴心地甩给大家一个大大的料包,里面赫然就有所谓的“关键词”总结和规避方案,这让现场许多有志于网络捞金的准网红如获至宝,直呼干货满满,值回票价。
我们从矛盾的生存逻辑来思考,对伪装术的痴迷和追棒,实质上是暴露了自己生态位的低下及反抗能力薄弱。可怕的是大家都放弃了反抗而心甘情愿当老鼠,并将其合理化再强化,形成一种在心理学上叫 “ 习得性无助” 类似的状态。
在我还在玩泥巴的年纪,喜欢干一件事情--赶蜗牛。你说这蜗牛还能赶?能的。抓只蜗牛放在任何平面上(当然铁板烧除外不然人家还没起步就已成熟),然后用木棍子不断刺激蜗牛的触角,想让它去哪个方向就刺激触角的反方向,如此反复你会发现蜗牛最后在平面上留下的行进路线完全就是按照你的意愿前进的,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耐心你甚至可以用它来作画。
最近有新本《注定》里面一个核心观念说的就是人是没有自由意志的,也许它说的是事实,但是有一点却是无可争议的,就是我们拥有“思考”的过程。也许这个过程还没有强大到对抗本能,但至少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我觉得规训和本能是人潜意识形成的原因,一个是遗传一个是后天习得。作为人我们事实上能自由选择的时候并不多,但是假如让你像蜗牛那样过活一生你又肯定无法接受,这就是冲突的根源。
那我想问问玩过赶蜗牛的朋友,怎样做一只有想法的蜗牛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