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品读王维《杂诗》三首,语至淡而情至浓

品读王维《杂诗》三首,语至淡而情至浓

作者: 谢小楼 | 来源:发表于2017-02-25 00:28 被阅读253次

    读诗,有的诗声泪俱下,读起来固然感人,但有的诗,只是淡然数语,初读不觉,但渐品则余味越来越浓,既而醉倒。王维的三首《杂诗》就是这样的诗,它们语言简练,信手拈来,然后,这话家常一样口水诗,却有一股淡淡的乡思愁绵延千年。

    杂诗三首其一

    杂诗三首

    其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杂诗第一首,写的是闺人怀远以及盼望音书的心情。

    家住孟津河,古人临河而居是交通最方便的地方,交通方便那自然是音书通达较为便利,也增加了闺中妻子对远行的丈夫音书的希冀。门对孟津口,家还就对着河的渡口,那交通更为方便了,把妻子的希望再推进一层。常有江南船,而且还经常有江南的船来往,显然远行的夫君是在江南,那应该能常常收到书信啊。这三句层层推进,把闺中之人对远行的夫君音信的期盼推到极致。

    但正是把期望推到了极致,最后一句的的希望破灭把闺人的幽怨一泄而出。

    寄书家中否?问有没有向家里寄书,显然是闺中的妻子没有收到书信,家就住在河的渡口边,江南的般在河上常来常往,而我却一直没有收到你的书信,你到底有没有向家里寄书?你到底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还是已经忘记了家中的妻子?一句寄书家中否,道尽了妻子对远行的丈夫的猜疑与怨恨。

    杂诗三首其二

    杂诗三首

    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第二首,写的是游子思念家人 ,向故乡来人询问家中情形的话。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诗人遇到来自故乡的故人,便想询问故乡的情况,这里连用两个故乡,表达出了诗人急切的心情。但是,刚急切地说完这两句,诗人千头万绪千不知从何问起了,于是,诗人不问事,却转而问起故人来的时候,那棵窗前的寒梅开花了没有。

    诗人为什么要问那那棵窗前的寒梅开花了没有?

    也许,那棵寒梅曾经见证了他在故乡的美好生活,也许,在那颗寒梅开花的日子里,在那绮窗内发生过一段美好的故事。

    这颗寒梅,承载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念,承载了诗人对美好的往来的的深深怀念。

    再推进一层,诗人不问事而问物,又何尝不是诗人对远离故土孤独凄苦的自己的自怜。

    杂诗三首其三

    杂诗三首

    其三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第三首的视角又回到了闺中的妻子,随着时序的递进、物候的变化,妻子不见丈夫回来而失望的深深怨情。

    已见寒梅发,是对上一首询问寒梅著花的呼应,寒梅开花是早春。复闻啼鸟声,百鸟叫了,仲春也已飞逝。复,再一次,说明丈夫离开一年又一年。以前,她觉得,时间过去一天,距离自己美好愿望的实现就近一日,但寒梅开了一次又一次,丈夫依然没有回来,所以当她看到春草疯长,她的内心惶恐了起来,青春就要在这等待中一天一天的消逝。

    宋人刘辰翁《王孟诗评》说 :“三首皆淡中含情。”

    这三首诗,每首才二十个字,但只二十字,却将其中的感情表达得韵味悠长,语言平淡质朴,却诗味浓郁。千载以来,人们对这首诗都是反复品味,越品,味道越浓。

    文/谢小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读王维《杂诗》三首,语至淡而情至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jg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