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真的吗?
不是
3.当你持有这个想法时,你如何反应?
此时的我,情绪低落,比较脆弱,我想得到他的关心,就像内在那个脆弱的小女孩,她想得到母亲的关怀。可是母亲很忙,也读不懂她的需求,她的需求自然没有被满足,只有深深的失落,孤独。(此时去链接那个小女孩,去陪伴她,安慰她,释放情绪)
这个时候的我,是一个弱者,受害者,我想祈求别人的关心和陪伴,但是他没有给出,我就在心里责怪他。我也没有明确表示我的需求,别人怎么能知道我需要陪伴呢?
4.没有这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当我情绪低落时,比较脆弱时,我接纳自己的状态,情绪低落是可以的,脆弱也是可以的。我就跟自己待一会,自己陪伴自己。或者找点事做,转移注意力。比如我晚上做饭的时候,就觉得好多了。
反向思考:
1.我应该关心我自己(1.每当我情绪低落时,就想要得到别人的关心和陪伴,最应该关心我的人应该是我自己 2.负责管理我的情绪的人,应该是我自己,我需要学会情绪低落时候该如何做 3.我才是最了解我自己的人,我的需求我自己知道,那个最适合关心我的人就是我自己)
2.我应该关心他(1.他也有情绪低落,他的状态也不好,迷茫,自我怀疑,他需要我的关心 2.我不一定总是要做弱者,受害者,我也可以做主动关心别人的人,主动给别人带来温暖,做一个强者,做一个给予者 3.他可能跟我一样,有需求也不好意思说出来,总是用责怪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我只能接收到他的责怪,接收不到他的需求,他也一样,只能接收到我的责怪,接收不到我的需求。但是我事后明白,他也想得到我的关心)
3.他不应该关心我(1.因为事实如此,他就是做不到 2.他连自己的状态都调整不好,他又怎么能照顾到我的需求呢?3.一个没有被好好对待的人,怎么能知道如何好好的对待别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