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常听到一句话,
“成长,就是把哭成调成静音。”
于是不管遇到什么,你都提醒自己,该像个成年人,无论内心已经怎么的波涛骇浪,表面依然不动声色。
哪怕前一秒已经压抑不住泪水泛滥,控制不住怒火雷霆,下一秒看到对面来人,还是强忍不快,只为当个“平静”的成年人。
可你还记得那位逆行给女朋友送钥匙,在交警面前大哭的小伙吗?还有那位在地铁站醉酒痛哭的已婚男子?
这恰恰是成长,最真实的声音。
其实,成长并不是屏蔽内心最真实的声音,相反,我们需要这些声音提醒自己,你还活着,还能折腾。
1
静音不是压抑
“我感觉我最近状态不好......”
听到朋友说这句话时,我有点诧异。
因为看她的状态,这样的情况想必是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可她却只是在她垮了的那一刻才来寻求朋友们的开解。
她似乎看出了我的疑问,主动解释说:
“成年人是应该把哭声调成静音的,这道理我懂。”
那一刻,我突然在她身上看到了大多数的我们。
我们都以为很多道理自己是懂的,却忽略了,真正的懂不是强制自己不去表达,而是已经修炼出了强大的心境,无论遇到什么都能坦然地接受。
那为什么有人说要调成静音?
其实是因为小时候哭闹、发脾气,有人会惯着你;长大后,在意你情绪的人越来越少,你也担心因此打搅了别人。
所以在“‘我很难过’该怎么翻译?”这个问题下面,获赞最多的答案是“I am fine(我很好)”。
可这个回答连读到都是满满的心酸,更何况要自己说出口。
活着都不容易,不必委屈自己。
而所谓成长也不是将所有的一切都调至静音,压抑自己。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情绪的权力,人也不是泥偶,总有七情六欲,只是我们要学会用成年人的方式去接受它,认可它,并且化解它。
或许是一顿大餐,或许是一次大汗淋漓,或许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只要你喜欢。
2
释放不是放纵
当然,不压抑情绪,也不意味着就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有人嘴上说喜欢慢生活,可外卖小哥迟到两分钟,就会暴跳如雷;
有人起床是个快乐的小天使,工作一小时后就暴躁得像一只霸王龙;
更可怕的是,还有人会因为一时的情绪失控去摔东西、抢行驶中的汽车方向盘…”
在这个关系脆弱的年代,随心固然重要,但克制也尤其值得提倡。
工作中遇到过一位大爷,平时都是和颜悦色,但只要工作上遇到点事就整个人乱了方寸,脾气也变得异常暴躁。
单位的人一开始还会让着些,次数多了,也就开始正面刚。
甚至有次,大爷因此着急的犯了高血压。
其实想想又是何必。
很多时候,我们当时感觉怒不可遏,等冷静下来,又会猛然发觉,自己当初的情绪、行为是有多傻。
况且多数时候,事情本来就不大,是我们的情绪反应过于激烈,把本来微不足道的事情,无意之间放大了。
情绪,有时是会欺骗我们的。
所以,遇到事情我们大可不必一味忍让压抑,但也不能由着自己胡来,哭声不必调成静音,但把音量开到多大,也是门学问。
情绪是自己的,我们不要用自己的恶言和脸色,去影响别人的心情和生活;也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怒气,去纠缠或挑衅他人。
这是成年人应有的自觉。
3
我们都要好好的
成长,不必把哭声调成静音,但我们也要明白,人在情绪差的时候,往往是不理智的,此时做出的决定,往往会是偏激的。
哭多了,就不好看了,人,不能钻牛角尖,也要学会转弯。
当我们能够退出当下的情境,能够以“旁观者”的态度去看待自己事情时,我们看待问题,便会更加理智。
且人生总是这样:有顺风顺水的时候,也会有四处碰壁的时候,你要懂得用“春风得意”时的自己,去拉一把“水深火热”中的自己。
有人喜欢你,就会有人讨厌你,你要学着用“被人喜欢”的喜悦,去排遣“被人讨厌”的不安。
有人在乎你,就会有人轻视你,你要懂得用“被人在乎”的荣幸,去打败“被人轻视”的忐忑。
有人赞美你,也会有人批评你,你要尝试用“被人赞美”的满足感,去为“被人批评”的挫败感买单。
生而为人,你不能让这个世界为你提心吊胆。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