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的人生轨迹和你的兄弟完全相反,你会怎么样?
你会不会嫉妒他的成功,或者同情他的失败?
你会不会为了他的幸福而牺牲自己,或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背叛他?
你会不会在最困难的时候,还能对他说:“就算生死分离,我们还是兄弟”?
这些问题,都是余华在他的长篇小说《兄弟》中探讨的主题。
《兄弟》是一部跨越了三个时代的史诗性作品,讲述了江南小镇上两个异姓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33342/e75847a4e9014cd3.jpeg)
从文革前后的动荡岁月,到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再到现代化进程中的物欲横流,两个兄弟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李光头从一个偷看女人屁股、讲黄色故事的小流氓,成长为一个投机倒把、四处钻营、凭着几个钱乱搞男女关系的大流氓。
他先是当上了福利厂厂长,后来又下海经商,一夜暴富。他成了全县举足轻重的大派人物,甚至还打算花上两千万美元去太空旅游。
宋钢则从一个老实善良、对父母好、对兄弟好、对妻子好的利他主义者,沦落为一个下岗工人、失业者、街头小贩。
他先是被迫回乡下与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后来又进了五金厂。但是在商业浪潮和物质利益面前,他显得脆弱至极。
他先是被厂里裁员,后来又因为腰扭伤和肺病不能干重体力活。他只得到水泥厂做袋装水泥的脏活,吸入大量粉尘。
最后,在街头叫卖处女膜、增强丸等生意中挣扎。而此时,他发现妻子林红已与李光头生活在一起了。绝望的宋钢走上了卧轨自杀之路。
《兄弟》是一部展现了中国社会巨大变化和人性扭曲与抗争的小说。作者以荒诞手法再现历史,是为表现对六七十年代强权的批判,以及对改革开放初期民众精神生活匮乏的担忧和些许的人性关怀。
作者通过对场景和各色人物的描写使用了反讽的手法,传达出了作者的态度。例如,作者描绘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刘镇上一个重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崩溃过程时,传达出作者对这些小人物的嘲讽。
《兄弟》也是一部探讨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等人际关系的小说。作者通过李光头和宋钢之间的兄弟情,以及李光头、宋钢和林红之间的三角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李光头和宋钢之间的兄弟情是在共同的亲情、共同的生活、共同的受苦受难、共同的扶持相帮中逐渐建立、慢慢发展,终至血肉相连、牢不可破的。
这种兄弟情是食人间烟火的,是从地上长出来的,它为小说的故事及其发展提供了富于包容度的叙事框架和有力的逻辑支撑。
李光头、宋钢和林红之间的三角恋则是在欲望、利益和道德之间纠缠不清,最终导致了悲剧。
李光头对林红一见钟情,却始终得不到回应。他费尽心思追求林红,甚至为了表达他深爱林红的决心,去医院做了绝育手术。
然而,林红却对他身边那位英俊儒雅的宋钢芳心暗许。几经周折,宋钢与林红结婚了,过起甜蜜、温馨的小日子。
而李光头则成了要宋钢暗中送钱和粮票度日的小混混。后来,在商业浪潮和物质利益面前,人显得脆弱至极,亲情至上的宋钢因此自杀。
小说结尾,绝望的宋钢在遗书中原谅李光头,嘱咐他安排好林红,并说“就算生死分离,我们还是兄弟”。这一句点明了小说的主旨。
《兄弟》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小说。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挣扎,也让我们思考了什么是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它告诉我们,在这个浮躁和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价值,不要被外界所左右,不要为了名利而失去自我。
它也告诉我们,在这个冷漠和无情的时代,我们应该珍惜自己身边的亲友,不要为了利益而背叛他们,不要为了欲望而伤害他们。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