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陪娃做作业时,你的方法用对了吗?

陪娃做作业时,你的方法用对了吗?

作者: 谊杉 | 来源:发表于2020-11-06 16:48 被阅读0次

小学生的家长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孩子在家一学习,一会上厕所,一会喝水,一会找不到铅笔和橡皮,好不容易开始写了,却无精打采,平时会做的题,20分钟也做不完。家长忍不住就会采用打骂吼的方式。

低年级用这种打骂的方式好像还有点用,等到高年级发现越来越不管用了。为什么不管用了呢?当家长在打骂吼的时候,孩子会害怕,一害怕会激发他身体中的本能反应:战斗—逃跑反应。这是动物都会有的本能反应。

我们的大脑会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以大脑额叶为代表的理智脑,另一部分以杏仁核为代表的情绪脑。理智脑负责思考意志,如果逃跑反应激发情绪脑的按钮,情绪脑爆发时,身体要调动全身的血液到四肢,可以在逃跑时跑得更快。如果血液到了四肢,大脑血液不足就会发木,导致平时会做的题目也不会了,当情绪脑打开时,孩子的思考会变得很慢,出现不会学、不爱学的情况。同时孩子在害怕、恐惧的情绪下记忆是非常深刻的,会深深地记住了“我不爱学、我不会学”的负面感受。下次在学习时,如果碰到难题时,就会想要逃避。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想学习,都想学好。但是孩子的大脑额叶没有发展好,他的神经抑制功能不强。这时你会发现,孩子做让他兴奋的事情行,让他抑制的事情不行。玩游戏的时候,一直在持续兴奋的状态下“哇哇哇”。而做试卷的时候,没有兴奋的过程,坚持那么长时间才做完了,真得很难!更难的事,旁边还有那么多事情吸引他:橡皮真好玩,这个笔怎么回事?一堆事情让他兴奋。他需要使用抑制的力量把让他走神的事情全都抑制,要在学习维持兴奋坚持很长时间,但在其他事情上全都是抑制,这对一个孩子来说,确实很难做到!

整个小学阶段,孩子的大脑额叶没有发展好,要到14岁左右大脑额叶才能发展成熟。整个童年期,孩子的主动抑制都会比较弱,他要从游戏书、故事书这些吸引他的事情中,从被吸引的状态发展到主动、有目的的学习,这个过程是艰难的,是需要家长的支持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陪娃做作业时,你的方法用对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nt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