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长假也为清理手机内存,看了一部名叫《丹麦女孩》的电影,看后很有感触,第一次写影评,纪念一下。
《丹麦女孩》(The Danish Girl)是由汤姆·霍珀导演的一部人物传记电影,改编自20世纪30年代红极一时的丹麦艺术家艾纳·韦格纳的真实经历,讲述丹麦变性艺术家艾纳·韦格纳(世界上第一位变性人)和妻子吉尔达·韦格纳的故事,该片于2015年7月29日入围第7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影片,最终艾西莉卡·维坎德凭借该片妻子格蕾塔·维格纳的角色赢得第88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童年时期,在好友汉斯的亲吻下,艾纳·韦格纳认识到自己内心深处住着一个名叫莉莉的女人。亲吻的这一幕被父亲看到,好友汉斯被父亲追着跑,这也造成了他将莉莉隐藏的无奈。每天早上醒来都要告诫自己,要做好自己作为男人的角色。成年后,他成为了一名画家,娶了一位名叫吉尔达的画家为妻。他们彼此相爱,互相扶持,每天一起作画。当妻子的画没有市场,要求他穿上女装作为自己的模特时,艾纳心中的莉莉觉醒了。艾纳深切的感受到自己作为男人的无奈,想要迫切的穿上女装成为一个女人,尤其是他穿着女装在宴会上碰到了本·卫肖扮演的同性恋艺术家后。在与艺术家的一次亲吻时,他发现自己想做为一个女人被男人爱,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同性恋。为了纠正这种思想,他与妻子找到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医生只是把他的情况归为简单的内分泌失调,甚至认为他精神分裂,把他关起来。妻子在接受巴黎的邀约后,带着艾纳来到巴黎,面对艾纳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她找到汉斯寻求帮助,而汉斯却爱上了她。艾纳终于决定在医生的帮助下接受变性手术,真正地成为一个女人,为此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记得一位整形医生说,变性只是上帝把你的灵魂错装在另一个瓶子中,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回归原位。电影中的每个人都是纠结痛苦的,艾纳的痛苦不为人理解,作为男人,他被人们误解是娘娘腔,作为女人,莉莉被困于男人的躯壳数十年,每天告诫自己要做一个男人。当他选择成为女人,想要自己的新生,放弃艾纳这个身份时,他深深的伤害了挚爱自己的妻子。作为20世纪30年代的人,要接受变性手术成为一个女人,当时的舆论压力定然不小,更何况他还是一位名画家,他的勇敢可见一斑。吉尔达是全剧最痛苦的人,一时的兴起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挚爱的丈夫要与自己成为姐妹,她不仅要舍弃对丈夫的爱,还要接受和帮助致使丈夫死亡的“莉莉”的出现,当面对汉斯的感情时,她犹豫了,她还爱着作为男人的艾纳,却不得不接受他已死去的现实。在别人不理解甚至是嘲笑艾纳时,她没有选择弃之而去,而是坚定的选择站在丈夫身边,共同抵抗流言蜚语,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理解他,帮助他,安慰他。在接受丈夫不可能回来的现实后,她需要一个坚强的臂膀帮助她走下去,于是她接受了汉斯的求爱,两人共同陪伴艾纳走完了最后的岁月。汉斯也是一位纠结痛苦的人,遇见了自己的真命天女,却是深爱自己发小的模范妻子,想要放弃吉尔达自己的内心做不到,想要追随,却陷入“朋友妻不可欺”的窘境。他可能理解不了艾纳想成为一个女人的坚定决心,但他却给予了发小行动上的支持,在吉尔达需要一个依靠时,毅然伸出自己的双臂,提供一个温暖的朋友般的港湾,不求回报,只为给予你一点微薄的力量。本·卫肖扮演的同性恋艺术家是本片中痛苦最小的,但也充满了无奈的人,原以为触动自己心弦的是一个男人,却发现对方一心想成为一个女人,放不下对方,却也不得不接受对方已成为女人的现实。
现代社会已经比上世纪开放许多,但还存在歧视少数派的现象,认为与自己不同就是病,我想导演不仅仅是想把艾纳的遭遇讲出来,更重要的是加强人们对人性的思考,增加少数派的关注,理解与体谅,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没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愿所有人都能勇敢做自己,从本片中汲取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