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女同胞们过节,上午在办公室美美滴当了半天女神,一到中午12点,我就如同半夜12点的灰姑娘般仓促变身,掐着点从办公室消失,揣上面包和病例卡去接娃。
女神节,阳光明媚,我一路快走带小跑,身上有点热,腹中有点饿,口里有点渴,腿上有点飘。
午饭来不及吃,觉也几天没睡好。
打上周日起,儿子的鼻炎又犯了,且比之前更严重。
第一天半夜: “妈妈,我流鼻血了。”我起身给他递纸巾,拿冷毛巾给他敷鼻子。这个时候还没意识到是鼻炎引起的。
第二天半夜: “妈妈,我难受,我鼻子很塞。”边说边把我摇醒。看来是鼻炎又犯了。我起床去翻之前用剩下的药,喂下。看儿子那个透不过气的痛苦样,老母亲真是心疼不已,边安慰,边给他按摩鼻子。一大一小,就这么坐着,静静熬。
第三天半夜: “妈妈,我很不舒服。”继续按摩鼻子。
第四天,鼻塞情况有缓解,但开始流涕不止。
第五天,咳嗽了。
都说: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我怎么觉得 : 若是睡眠不管饱,岁月何曾饶过谁。对于我们中年少女来说,只要一晚睡不好,两目呆滞飘欲仙。
一个人失过的眠,熬过的夜,是会映于容颜之中,现于躯体之上的。
我一边给儿子打气,让他坚持一下,周末就带他去医院,一边忧心忡忡,网上搜索各大医院鼻炎专科专家信息。
想起同事之前推荐的她女儿看过的中医,立马app预约好周五下午中医鼻炎专家门诊。3.8是什么日子来着?儿子看病的日子。
”医生,他这个病反反复复,大半年了,我感觉就没好过。能断根不?”我一脸无奈,看一次病就不死心地问一遍。
自从去年秋天开始,儿子的鼻炎反复发作。鼻塞,吃药,好了,又鼻塞,再用药。
周末去儿科医院,每次都是前面还有二三百号,耗费一下午的时间在等待,仅有5分钟的时间看到医生。
看病次数多了,有了一定的经验,也不用次次跑医院,反正就这几个药—鼻喷雾剂、通窍鼻炎颗粒以及西替利嗪或是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一有症状,家里有用剩下的,就继续给他用上。但西医配的内舒拿是激素类鼻喷剂,也不敢多用。
专家抬起头,慢悠悠地答:“他这是基因问题,过敏性鼻炎断不了根,只能控制。”
虽然心中早知道答案如此,但之前看的都是西医,这次换了个中医专家,结果得到的答案还是一样。
医学上官方解释是: 过敏性鼻炎目前尚无法根治,只能通过规范化的综合防治,达到并维持临床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再一次拎着一大包药回家,继续控制。这次中医医生开了个新的鼻喷雾剂立复汀,说是没有激素。
娃儿有个挺拔好看的鼻子,奈何过敏性鼻炎总找上它。
春暖花开,秋高气爽,最是适合全家出游,撒欢奔跑的时节,然我等过敏娃娃就开始遭罪了,承受着肉体上的痛苦,咳嗽、气喘、鼻塞、流涕、眼红及各种器官过敏。
想起同事sandy说起过她女儿有段时间一直喊喉咙有卡住的感觉,五官科、消化科都去看了,没看好。sandy还吼了女儿,觉得小姑娘是为自己不肯好好吃饭找借口。偶然一次去医院看感冒,医生提到很有可能是过敏导致,后来也被证实确实如此。sandy妈为此内疚不已。
儿童过敏是多因素疾病,一般认为由三个方面引起:一是遗传,二是环境,三是自身体质因素。过敏原有很多,很难第一时间都认清。环境中的,饮食中的,药品甚至空气、温差等都可能诱发过敏疾病。我看过的医生都没提到验血检测过敏原这档子事,是不是因为诱因太多,防不胜防的原因呢?
因为这次看的中医,使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本书—李辛的《儿童健康讲记》,讲述一个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心理与教育。
书中第一篇讲的是治病要看体质。李医生说:
关于儿童健康,大家需要理清一个思路: 人永远都会生病,从婴儿长成幼儿、少年、青年,然后变成中年、老年,这一路上都有可能生病。我们无法找到一揽子的解决方案,但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思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生病是正常的。一个人生病,还有小孩子的生长、发育、修复……是一个身体自然变化调适的过程。
第二,要从每一次生病中学习。作为一个正常的人体,如果某件事情定期发生,应该能找到规律。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原因?跟季节有关?跟情绪有关?还有,孩子每次生病以后,他的反应模式都有哪些?这些都可以观察到。大家要注意观察、学习,不要每次生病都白生了。
所以,第三,安心、静心的状态很重要。心不静的话不可能观察、处理并学习到什么东西。经常是小孩病了,可家长还要上班,心急火燎,见啥都烦,急匆匆送到医院看病。
嗯,这不就是说的我吗?我要上班,娃要上学,都轻易耽误不得。
那么孩子病了,家长需要做什么?
首先要安心、静心。做一个安心的家长。
孩子病了,先不要慌乱,观察孩子的状态,判断下是休息静养?还是吃药观察?或是去医院?要做个有心人,密切关注孩子病情发展,同时尽量避免让自己处在紧张、焦虑状态之中。有着稳定心态和清晰判断力,不盲从的父母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不管是教育还是健康问题。
家有过敏娃娃的家长也无需因为担心孩子会生病,就减少孩子接触自然的机会。因为李大夫说了:
开心也很重要。如果老是责骂生病的小孩:“你真是个不听话的小孩子,昨天让你别吃冰淇淋,你看看。”他一不高兴,气脉不通畅了,病就不容易好。
李辛大夫在书中最后致谢篇中写到:
《黄帝内经》把健康人叫作“常人”,把正常的脉叫“平脉”。
愿我们成为一个平常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