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卫星
在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从此以后就把每年的3月5日定为了“学雷锋日”。


今年的3月5日,是第56个全国学雷锋纪念日,全国各地都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当然我们学校也不能落后。你看操场上、花园中、走廊里、展板旁、水池边……随处可见老师和学生们劳动的身影,他们不怕脏不怕累,直到把整个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以实际行动践行和传承着雷锋精神。


雷锋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虽然他的一生只有短短的22年,但是他的精神却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雷锋精神也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财富的不断增加,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曾经一段时间,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似乎超过了对精神财富的追求,雷锋这个名字也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雷锋精神似乎也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时代,逐年减淡,渐渐成为了一股形式之风,渐行渐远了。

其实,雷锋精神并未过时,雷锋也未曾远去。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雷锋精神有了新的时代内涵,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升华。

我们在街头巷尾,总能看到戴着小红帽红袖章的志愿者,帮助维护交通秩序、清扫街道垃圾;在人民广场或者购物广场,总能看到流动志愿者服务队,为人们提供自行车修理、理发、医疗保健、法律咨询等各种服务;另外还有那些走进大山和边疆地区支教的志愿者们……可以说、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的雷锋,他们的行动就是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向雷锋同志学习,传承雷锋精神,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雷锋精神也必定会代代相传,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