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查

作者: 一叶一瓢 | 来源:发表于2016-12-30 20:23 被阅读0次
RBC

男:4.0-5.5  ×10*12      女:3.5-5.0

临床意义:

生理性减少:

出生后3个月至15个月;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等。

病理性减少:

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慢性出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升高分为相对性升高和绝对性升高:

①相对性增多: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量减少,使RBC计数相对性增多,多为暂时性,见于剧烈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多汗、多尿等导致的脱水状态。如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早期。

②绝对性增多:由于缺氧等原因导致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增多,使RBC生成增多,RBC计数增多的程度与缺氧的程度成正比。见于严重的慢性心肺疾患(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心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肿瘤(肝癌或肾癌)

红细胞压积(Hct )

男:42-49%    女:37-48%

临床意义:

红细胞压积指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的RBC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值。根据其变化协助诊断贫血、判断贫血程度及血浆容量是否丢失,也用于RBC平均指数的计算,有助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1)增加: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如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等,使红细胞相对增多。在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平衡时,Hct是治疗参考指标。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及慢性心肺疾患时,Hct高达60%以上。

(2)减低:见于各种类型贫血。由于贫血类型不同,Hct减少的程度与RBC计数减少程度不完全一致。由于Hct、RBC计数及Hb浓度可以计算红细胞平均指数,从而有利于区别大细胞、小细胞及纠正细胞性贫血,进而初步判断贫血的原因,并指导治疗等。

红细胞平均容积(MCV )

正常值:80-100fl

临床意义:

贫血时,MCV 升高,提示大细胞贫血,如巨幼贫。MCV正常~~~失血、再障。MCV降低,提示小细胞贫血,见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慢性病性贫血等

红细胞比容:

正常值

男:0.4-0.5    女:0.37-0.48  新生儿:0.49-0.60

临床意义:

(1)增大:

①严重脱水(大量呕吐、腹泻、失水等)。

②大面积烧伤。

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④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高原病、重症肺源性心脏病等)。

(2)减少:

①贫血或妊娠稀血症。

②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

③流行性出血热并发高血容量综合征。

④妊高症。

糖化Hb

正常值:4.8%-6.2%

临床意义:

HbA1c 反映测量前8-12周的血糖平均水平,不受血糖浓度暂时波动的影响。对糖尿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网织红细胞(Ret )

Ret的高低直接反应骨髓红细胞生成能力,

用于鉴别红细胞减少疾病及溶血性疾病,检测治疗或骨髓移植后的骨髓造血功能,判断隐性失血,检测放疗及化疗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

升高:提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活跃,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等,出血停止后Ret逐渐恢复正常,临床上用这一点来判断出血是否停止。

减少:提示骨髓红细胞系的增生减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者可略有增高)、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危象、急性白血病、某些化学药物引起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等。

Hb

正常值:

男:120-160g/l      女:110-150  

临床意义:

高于正常值

常见于:脱水, 骨髓中红细胞生成过多,严重肺部疾病以及其他严重疾病;

低于正常值

常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或者其他物质(如:维生素B12和叶酸)、遗传血红蛋白缺乏, 如镰状细胞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以及其他遗传疾病,如酶缺乏、肝硬化、过量失血、红细胞破坏增加、肾脏疾病、其他慢性疾病、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或再生障碍性贫血、癌症影响骨髓造血功能等疾病。

孕妇血红蛋白经常略低于正常值。

血红蛋白早晨8点达到最高值,晚上8点达到最低值。重度吸烟者血红蛋白量高于非吸烟者。生活在高海拔环境的人群血红蛋白高于正常值,由于红细胞数量增加所致。机体产生更多红细胞是对于这些高处低氧环境适应性的表现。

血沉

正常:   男:0-15mm/h    女:0-20

临床意义:

ESR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

(1)生理性增快:12岁以下的儿童或60岁以上的高龄者、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ESR可加快,其增快可能与生理性贫血或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有关。

(2)病理性增快:①炎症性疾病;②组织损伤及坏死;③恶性肿瘤。

(3)病理性减慢:临床意义不大,可见于严重贫血、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纤维蛋白含量严重缺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血液检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tv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