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许多人不禁要问,虽然新的个税起征点定在了5000元,但每个人的“心理起征点”是多少呢?这也是被广泛讨论的话题之一。
其实个税起征点是高是低,每个人的心理感受各不相同,但最主要还是取决于个人实际收入有多少。
有房没房是一大关
收入5000+,但要是在一线城市中没有自己的房子或者需要还贷款,每月除了交房租或者还贷款,再加上基本生活所需,也真是捉襟见肘。这种情况下,即使所交个税不多(5000元个税45元),至少也能顶一顿饭钱。
这种情况,即使是在二、三线城市,如果要租房或者还房贷,心理上也可能仍然觉得5000的起征点是低的。
对于绝对收入低的人群更是痛点
据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曾表示:现在中国交个税人数2800万人,占全国总人数的2%。2016年我国个税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大关。2016年,上海以1482.7亿元的个税收入位居榜首,北京以1428.15亿元紧随其后。京沪以千亿元的个税收入领先全国,四大一线城市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四成左右。
非最新数据,但足见交纳个税人群比例仍然偏低。
一线大城市,有房有车无房贷,一月5000收入,恐怕许多人尚且觉得不过“还行”。而对于大多数生活在三、四线城市的居民来说,人均收入根本达不到缴个税的水平。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房租房贷压力,实际上生活水平也并没有多高,也不过是“还行”的水平。
个税起征点高低没有意义,正当途径增加收入才是正理
所以对于普通个人来说,最要考虑的不是个税起征点是多少,而是如何增加自己的收入,否则无论个税起征点提高到多少,都与自己无关。待月收入增加到1万+时,5000的起征点就不是问题;月入10万+时,1万的起征点也不是问题。
最后愿与所有看到此文的人共勉,希望有一天不会再在意个税起征点这个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