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是信仰?信仰能够带给我们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2667539/35ddc74b649386f8.jpg)
我没有信仰宗教,却也时刻警惕自己的心灵,也会害怕因为社会的沉淀,而让心灵染上尘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现在的媒体信息或者是各种视频平台,所发出的负面新闻远远高于正面的新闻,过多地浏览了这些信息,自己的心情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会产生怀疑。
很多时候,要慢慢学会“自扫心灵的尘埃”。而这,也需要需要信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宗教信仰,而是对于生命的某种信仰与思考,只有这样,我才能感受到我是真正切切,有血有肉地生活着的。
不愿因为忙忙碌碌的工作,像螺旋似地转动,而忘记去思考。独处给了我思考的空间,慢慢的也许不会害怕孤独,而是学会了自娱自乐,在文字当中寻找慰藉。
这种孤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孤独,
![](https://img.haomeiwen.com/i2667539/6379adba7391fcb1.jpg)
而是精神上的孤独。我可以和朋友同事一起聚餐,说笑,谈房价,谈车,谈衣服,谈化妆品,但是很少会触及心灵深处的东西。因为我知道大家都在忙着生活,很少人会去在乎心灵,去问问它好不好。
有一个知己,我觉得她是能够懂我的精神的,现在她已经在读研,今年九月份准备读博,偶尔我们也会互相推荐书籍,谈谈心,以后的我们思想上的差距会不会拉开呢?我想我得继续从阅读当中寻找满意的答案。
有爱人,但却有时候觉得,其实他并没有那么懂我,或者也没有尝试去懂,我喜欢浪漫主义,但是他却偏向现实主义。我们没有共同喜欢的电影,我喜欢看文艺片,他喜欢看科幻片。我喜欢阅读,他却喜欢打游戏。我想要走心的浪漫,他也不能领会,或者是领会了也不愿意去做。有时候甚至觉得在精神上,我们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共通的东西,但却走到了一起。
明白,人不能要求别人对自己有多好,因为始终最懂自己的人,还是自己。自己要慢慢学会适应“孤独”,享受“孤独”。在精神上充实自己,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快乐。
也常常在想着信仰,三毛在书中曾提到过上温汤,一个在大沙漠中寻找生命意义的青年。
他有信仰,他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金钱之外,还有其他有价值的东西,值得如飞蛾扑火似的将自己毫无畏惧地投进去。
一个人生命的长短,不在于活在世上年岁的多少,而是留给自己多少宝贵的经历与记忆,这些是深植与我们脑海中的“财富”,别人无法剥夺。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一生,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一生,我曾想,自己的一生又将如何度过呢?
奉献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唱自己喜欢唱的歌,吃自己喜欢的饭菜,帮助能够帮助的人,爱自己的家人朋友,去想要去的地方,爱能够与你精神上有共通之处的人,我想,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信仰吧!
毕竟想不负此生,不让自己的心灵受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