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4月份尝试报名第三届乡村新生代教师计划时充满自信与期待,确定入选需要提交成果集稿件倒变得恐慌与忐忑。不知该写点什么,不知该从何写起。我真的很怀疑:我,到底是怎么入选的?哪有什么成果!
我想了想难道是因为一颗充满热情、善良和不安分的心,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敢于表达和尝试的勇气?但是这跟稿件有什么关系呢?越想,心里越没底。要求包含自我成长、育人案例、教育实践三个部分,还提示可以在已有自荐书上修改。心里更加困惑,自荐书有12个问题,当时共1万多字,要把它融合修改成4000字以内吗?
5月28日就发布征询稿件,直到昨天脑子还没有想法。最后终于在昨天晚上出来第1版,以我自身教育之路的三个转折点为主线,穿插介绍了自己受到公益的影响以及育人案例和教育实践。今天早上发给负责的老师,人家回复“可以再稍微调整一下内容位置和顺序,明确区分三部分的内容”。
看完之后我好像明白了,真真实实地按照“自我成长、育人案例、教育实践”这三个部分组成了稿件,里面纯填充内容。这回连题目都没有,直接就是“成果集稿件”。发完之后,越想越不对,既然是稿件,怎么能是一块一块堆砌的内容呢?
突然想到强哥,正好他方便,跟他打电话探讨稿件这个事。我们最初的理解应该是一致的:一篇完整的内容,里面包含自我成长、育人案例、教育实践就行,不用完全分的特别清楚。他提交完第一版,修改有了第二版。我趁机诱导他把稿件发过来给我参考,一看果然清晰明了,提纲条理清楚,内容具体全面。
关键自己啥也没有,没什么可写。通过这个“稿件”发现自己啥也不会,尤其是日积月累写了很多字,其实没什么内容,感觉很讽刺。
下午加以调整,稿件终于有个样了,第三版出炉。不过问题很多,比如第一部分特别长,我删减不了;比如三四部分都属于案例,但是想不到可以融为一体的标题;比如题目用词不知是否恰当,还没有想到更合适可替换的词。
强哥看完指出一个特别关键的问题,没有看出专业成长。是的,这两年没有看过任何与英语专业相关的书,没有参加任何相关活动。今年参加优质课,还弄的是数学。专业性不强是我的劣势,感觉自己过的稀里糊涂。强哥提醒我今后这方面需要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六边形战士。
不管稿件最后以何种方式呈现,反正这个事我不管了。我也不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