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下班咖啡
为什么不能因为价值观不合而分手?|框架2

为什么不能因为价值观不合而分手?|框架2

作者: 辰一品 | 来源:发表于2017-04-16 09:11 被阅读127次

    以下三个场景中,一定有一个是你经历过的:

    当你向你的另一半提出分手,你说......

    当你的另一半向你提出分手,ta说......

    当你看到路边一对痴男怨女缘分已尽,一方说......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这些场景中问题,你的答案是什么?

    辰一品很重视这个问题,所以连夜在百度贴吧的各类情吧、分手吧、挽回吧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果发现在大多数的回答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词是:性格不和、价值观不同和你的脾气让我受不了。

    这种现象在动机心理学领域有过专门的研究,以上三个因素的共同属性就是难以控制,也就无从谈起改变,这是归因理论论证的范畴。但是,在分析问题时把原因归于不可控因素的现象并不仅限于情感。

    还有工作,比如之前辰一品在一家教育机构实习,整个公司(其实也就8、9个人)就邀约量不达标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的结果往往是现有销售人员社交能力不行,而在公司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说,这个完全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也就是难以控制的因素。

    图片来自辰一品

    还有学习,比如我们在我们解决一个数学问题而无法独立作答时,常常会说我对于数学问题实在是无感,不擅长,这也是我们难以控制的因素。

    还有生活,比如跟朋友约着一起出去玩,结果因为迷路迟到了20分钟,我们见到朋友的第一句话一般会是:路太难找了,真难为我这个路痴了,也是我们难以控制的因素。

    以上这些现象心理学的归因理论里都有论证,比如海德把人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两种,  内控型的人认为成败是由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外控型的人认为成败是由外部的原因造成的。其实你会发现,这种分类的结果就是我们还是把原因归于我们难以控制的因素上——归因类型决定的。

    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我们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本质——我们分析问题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比如,我们讨论、分析分手的原因,我们讨论邀约量不达标的目的?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讨论一个问题的目的是希望问题得到解决,而解决的基础是在现有的或者是能力范围可获得的资源基础上,比如想要在公司现有人手和经济条件下把邀约量提高。但是为什么我们讨论问题、开会的结果往往是没有结果?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图片来自辰一品

    01 归因没有分层

    你一定遇到过逛街购物超预算的情况,当你对这个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时,你一般会给出什么样的结论。辰一品之前问过十几个人,大都给出的原因是心情不好、当时真的喜欢、出门带钱带多了、刚发完工资等。

    没有人对原因进行过关于某个维度的分类,比如辰一品很喜欢把原因按照当下操作性,划分为当下可操作和当下不可操作。就超预算问题的析因,出门带钱带多了就属于当下可操作因素,我可以通过设定购物花费上限进行操作。而当时真的喜欢就不是一个我当下可以操作的因素。

    对相关因素进行分层处理其实是一项基本技能,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一般的销售培训都会专门讲述如何对客户进行分类;做市场营销也会对目标用户进行分类整理;而创业领域所谓的细分市场也是分类分层的结果。

    图片来自辰一品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出门带钱带多了这个因素,辰一品的解决方案为什么不是出门少带点钱和卡,因为我们讨论问题一定不能脱离当下现状,第三方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都可以绑定银行卡和信用卡,所以少带点钱并不是立足于当下的有效解决办法。

    02 维持状态惰性

    我一直有一个很奇葩的想法,物理学和心理学是一对亲兄弟,比如物理学惯性定律,物体存在一种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自然属性,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以改变,就像你的力量无法推动一辆卡车前进。

    人有质量,所以人的心理上也存在惯性,人都有维持本来状态,抵抗改变的一种心理惰性。看过战拖相关的书,你一定知道改变的第一步就是降低改变的成本,比如一次做一个俯卧撑就比一次做50个俯卧撑的成本低,也就更容易坚持。

    我们看一个经典的问题:你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对象?不管男女,下面这种回答是很常见的:我在ta面前可以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不用改变我自己,因为我就是这样的性格。

    先不说这种标准的合理与否,心理学有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结论:绝大多数比较幸福的婚姻中,双方的行为、表情甚至容貌都会发生一些变化,时间越长变化越明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越来越有夫妻相。就连容貌都会发生细微的变化,更何况其他呢?

    图片来自辰一品

    一个男人为了家庭会想尽办法增加收入,如同女人不仅学会打扮自己,还学会了捯饬另一半。这些都是在操作层面,我们可以控制和操作的,而归因于性格则是我们企图维持状态惰性的一种无意识的借口。

    再看一下那个经典问题的回答,可以翻译成:我想找一个在我看起来十全十美的人。不管十全十美之前加多少限定词,我们之于它如同反比曲线之于坐标轴——无限接近却永不相交。

    有时候,我们就是被这种维持状态惰性的无意识操控着。

    03 局部掩盖目的

    “跑题”这一现象一定是我们常见的。

    明明是讨论去哪吃饭的问题,结果十分钟后热火朝天的聊起了陈羽凡和白百合;明明是想就销售额提升这一议题展开进而得出合理方案,结果半小时后就公司的管理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

    在商务谈判时有一种我称之为“围点打援”的技巧,就是暂且搁置核心价值的细节纠结,转而围绕核心价值提供的附加价值进行交锋,比如当你与客户就价格问题陷入僵局时,你可以从延长售后期限、提高售后品质破局。

    图片来自辰一品

    这一点是我从三联的销售那偷学的,当你去买一部笔记本电脑,你想砍价的时候,大多数销售会通过增加赠品的方式跟你周旋,其实这些赠品他一般只会在交涉最后才会提出来,绝不会提前提出。

    这样通过提供局部的替代价值,而掩盖了本来的行为目的的现象是我们生活中时常发生。而我们在关注问题局部时是很难或者有意识跳出来整体审视问题的。

    在逻辑学上,对这样的谬误有一种描述:避免结论。指的是用推理来破坏推理的内在目的,从而避免得出结论。


    面对这么大一个骗局,我们又如何处理呢?

    下面是辰一品近期操作实践后,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核心就是时刻记住我们探讨分析问题的目的是在某个层面上解决问题,或者最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

    图片来自辰一品

    方法:分层—删除

    Step1 

    将所有相关原因列出,可以使用头脑风暴,集体讨论等方法。

    Step2 

    将各类因素分成当下可操作和当下不可操作两类,具体的分类标准要根据你的问题解决域制定。所谓问题解决域,是指你当下拥有的,或者能力范围内可获得的与解决问题有关的资源、人脉等。

    Step3 

    针对可操作一类因素进行删除,直至只剩最后三项或一项因素。问题解决是遵循二八原则的,只要改变20%的因素,就能解决问题的80%,这一步的目的就是找到这20%的原因。

    至于删除的标准,建议大家阅读一篇文章:我的五样。这是我们初中语文课本上的内容,作者是毕淑敏(写《女心理师》的那位),主要体验一下她在划掉每一个生存因素时的心理过程,那就是我们删除因素时要体验的。


    S尾巴:

    昨天读了小马宋的新书《朋友圈的尖子生》,这是一本非伟人的微型传记,基本按照对话式讲述了几位当下比较有意思的人,比如李叫兽、脱不花、冯鑫和马佳佳等。从这些人的共同经历,我有一个三角形的感受。

    图片来自辰一品

    大都是通过拜访牛人和阅读来确立自己的专业地位,从而发现自己可以在长时间内差异化竞争的价值,并把这一价值在行为层不断坚持,从而产生复利效应。

    这本书还没有正式发行,只有还没标明出版社的内部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不能因为价值观不合而分手?|框架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xa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