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几乎都做着同一件事:天刚放亮,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天的写作。这个男人名叫斯蒂芬·金,是国际闻名的恐怖小说大师。
斯蒂芬·金的经历十分坎坷,他曾经潦倒得连电话费都交不出,电话公司因此而掐断了他的电话线。后来,他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恐怖小说大师,整天稿约不断,常常是一部小说还在他的大脑中储存着,出版社高额的订金就支付给了他。如今,他算是世界大富翁了,可他仍然是在勤奋的创作中度过的。
斯蒂芬·金的秘诀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勤奋。一年之中,他只有三天时间是例外的,不用于写作。这三天是:生日、圣诞节、美国独立日(国庆节)。勤奋给他带来的好处是,永不枯竭的灵感。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一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
聪明来自勤奋。实践证明:在学习过程中,聪明而勤奋的,会越来越聪明;不聪明但勤奋的,会慢慢变得聪明起来;不聪明又不勤奋的,必然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要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必须勤奋学习。
能力来自勤奋。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前提,没有知识是难以形成能力的。只要肯在“勤”字上下工夫,处处留心,坚持不懈地积累,就一定能有所收获。
勤奋学习并不是把学生整天禁锢到书本和屋子里去,而是少娱乐、多奋斗,将人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中去,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科学用脑,树立学习很辛苦、学习更快乐的正确观念,使“好学的苦学者”变“快乐的愿学者”。
在许多人眼中,比尔·盖茨身上有不少形容词,技术天才、首富、预测者等,但是,在一些微软内部人士看来,盖茨的最大特点却是“勤奋”。哈佛商学院的案例这样描述盖茨:“盖茨好像就住在办公室,他每天上午大约9点钟来到办公室后,就一直待到半夜,休息时间似乎就是为晚饭要了个比萨饼外卖。”
据说,盖茨在中国的时间被计算到秒,日程安排得非常紧。有一次,盖茨在6个小时内被安排了十几个签字仪式,中间只有3分钟的厕所时间,后来盖茨申请要求“10分钟的休息时间”。
机遇只对勤奋的人才有意义
中外历史上,一个杰出者的成功离不开机遇。但是,他们并非全靠偶尔撞在木桩上的兔子获得成功的。
事实上,通常我们所说的命运的转折点,只是我们之前努力所取得的成绩集成出的机会。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校训就精辟地诠释了勤奋、机遇和成功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刻准备着,当机会来临时你就成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