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依依

作者: 爱生活的梅子 | 来源:发表于2019-11-28 23:20 被阅读0次

        晚上,女儿将一碗红润润的淤在热水里的柿子端到我面前,看着她剥柿子皮略显笨拙的样子,脑海里一下子回到了记忆深处的儿时。     

      小时候在外婆跟前长大。冬天,外婆的家,煤火周围,左邻右舍七八个人围坐在暖烘烘的炉火旁,大铁壶煨在火口上,噗噗的开了,外婆就用滚烫的水淤一碗红润润的柿子请大家吃。大家边聊天,边欣赏着手中玲珑剔透的柿子,轻轻的剥下那一层薄若蚕翼的柿子皮,吸溜一口吃下去,那种柔滑绵软甜爽的滋味留在了舌尖,也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我家离外婆家大概就是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在我五六岁的时候,我的大侄女、侄儿就降生了,我妈妈要照看他们,我就经常在外婆家住。那时候外婆已经七十多岁了,晚上睡觉前,经常让我给她挠脊背。印象中她两个肩膀头的毛孔很大,匀匀的两大片,后背却是光滑的。外婆去世后才听妈妈说起,外婆小的时候,被卖给了大户人家做丫鬟。就像《红楼梦》中伺候贾母的丫鬟鸳鸯的角色。可是,外婆没有遇到恁好的东家。她十二三岁的时候,伺候东家老爷抽大烟,因为年纪小,瞌睡劲儿大,点着灯,伺候着老爷,有时候站着就睡着了,东家老爷就用挑灯的针扎向外婆的肩膀头。日子长了,两个肩膀头就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外婆是个懂得人情世故的人。无论是邻里街坊,还是亲戚朋友,谁家有了婆媳矛盾,兄弟矛盾,邻居矛盾,不用说,大都来找外婆评理。外婆先让他们说说因为什么事情争吵,外婆评理往往是各挨五十板。背过去,再把受委屈的一方叫到一边,顺顺气;强势的一方再说上一通,完了让他们互相道个歉,这样才能出了外婆的家门。

        外婆家住的院子是个三进院。头进院是板店,住着张姓的一大家人。外婆住在二进院的东屋,总共有五间房,辟出两间让我大哥住着,外婆住的三间房,进门是高门槛,两边两个青石门墩,两扇很厚实的木门,木门的锁是带花的贯锁,进门一张八仙桌,左右各一把老红木椅,桌子后面靠墙是一张四米长的条几,条几下带柜子,里面放着外婆的一些贵重东西。靠条几旁边是一个睡柜,柜子里放着外婆的皮袄,被子等,我就睡在睡柜上。二进院的西屋、南屋年久失修倒塌了,空地上长了好几棵果树,外婆还开一小片菜地,北面是个过门,过门的地铺着青石,过门的门楼已经塌了。

        三进院是最大的。堂屋一共七间,分楼上下,正中间三间一户,东西两旁各有一户。楼上有走廊,雕花的木头栏杆,现在已记不清雕刻的是什么了。正房的门很气派,很高大,四扇雕花的木门,上半扇是十字花格,下半扇是木板雕花。堂屋奶奶跟儿子分别住在堂屋和东堂屋,东下屋是堂屋奶奶做饭的地方;西堂屋是苹果嫂嫂一家七口租住的堂屋奶奶的房子,西下屋是苹果嫂嫂家做饭的地方,西下屋的边上有个木头楼梯,能上到二楼。东厢五间房是庆庆一家六口住着,他们家在东厢下屋做饭。西厢房也是垮塌的,种了果树和皂角树。

        后院苹果嫂嫂是个脾气极好、温柔漂亮的女人,瘦瘦的,高高的,皮肤晰白。她没有工作,每天在家伺候丈夫,看护孩子。她的丈夫喳喳在居委的小工厂工作,论辈分,我称呼喳喳哥哥,他的脾气很不好,在家动不动就打骂孩子老婆。有一次在他们家玩,我看见苹果嫂嫂在炕上哭,喳喳就扔给她剪刀和绳子,让她不想活了选择一样。当时我也不懂什么意思,我们小孩照旧玩自己的,大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她三女儿云云与我同岁,云云下面有一个小一岁的弟弟程程,还有一个小两岁的弟弟前前。东厢房的男孩叫庆庆,比我小一岁,他们都是我儿时的玩伴。我们几个中,云云最胆小,程程最捣蛋。夏天,是我们玩的最开心、最忘乎所以的时候。

        也许是小时候不在父母的眼皮底下吧,我跟程程带头,中午不睡觉,偷偷的爬到后院奶奶家苹果树上去摘绿蛋蛋的苹果,咬一口,又酸又涩,扔了,再去摘大点的,结果,咬一口,还是又酸又涩。大人们中午都睡午觉,谁也没发觉,等到苹果快成熟了,后院奶奶才发现树上只剩下树梢高处的几个苹果,这才一家一家的找到我们大人那里,说苹果少了是小事,就怕孩子们从树上掉下来,摔断了胳膊腿,酿成大事。这下可捅了马蜂窝,程程的爸爸痛打了他,我外婆也骂了我,还好没有告诉我妈妈。大人们一番连打带骂,我们几个也收敛了许多。后来,后院奶奶也找人在西厢房的地上插了许多栅栏,把我们挡在了外面。

        中午不睡觉,还有很多离奇的玩法。三进院堂屋的二楼,是我们玩耍的天堂。堂屋楼上也是七间房,程程家住的是西堂屋的楼上下。楼上的栏杆全是木头栏杆,每根柱子上都有雕花,我们中午在他家的楼上,铺一条凉席假装睡觉,等他妈妈下去了,我们就任意的在上面打滚玩耍,抓羊骨头子、拍元宝,拍纸烟盒叠的三角,看谁赢的多。等到大人们都睡着了,我们就悄悄的去爬栏杆,看看谁最胆大。我们小心翼翼的爬到栏杆外面,攀着栏杆从西头走到东头,再从东头返回西头,栏杆比我们的个子还高。往往是程程最快,我第二,庆庆第三,云云怕挨爸爸揍不敢玩,前前太小也不敢玩,那时候我和云云都是七岁,程程和庆庆六岁。

        小时候,孩子们还喜欢玩一种游戏,就是在茅梁上跳高(茅梁就是旱厕上面放两块长方石头,中间留一道二十几公分宽的缝隙)。跳高的花样是玩跳起来合并腿,落下腿分开,站在茅梁上。程程还嫌玩的不过瘾,就胳膊撑在茅梁上,整个身子吊在茅坑中荡秋千,吓的我赶紧叫程程上来,要不以后再也不跟他玩了。程程上来后,我都吓哭了。那是我记忆最深的一次。直到现在,程程的父母也从来不会知道程程的危险玩法,假如那时知道了,他爸爸定会揍他个半死。在茅梁上跳高的游戏,上小学后还经常有人玩。

        记得还有一次,玩捉迷藏,不知道谁把庆庆家的药锅盖儿打烂了,庆庆爸爸很凶很凶的找到我外婆,吓的我好几天不敢再去后院儿玩,外婆为了息事宁人,陪了他家一个青花瓷的碟子当药锅盖子。

        我们小时候的玩耍真是五花八门,白天无拘无束的疯玩,晚上就坐在院子里,听着大人们讲一些鬼故事,谁都不敢一个人回屋子里睡觉,趴在大人的腿上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了,还继续找伙伴们疯玩。

        如今,我的孩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儿时的小伙伴也各奔东西了。几年前,我和云云偶然相遇,她拉着我的手,高兴的合不拢嘴,问到我女儿与他儿子年龄相仿,一定让我女儿嫁给他儿子,我说只要孩子们愿意,我没有意见。只是女儿当时高中刚毕业,只当作是一句耍话了。谁知云云是认真的,后来同学传话说,我看不起云云,不让女儿跟他家孩子谈对象。唉,这都什么跟什么呀,几十年没见面,小孩子们更不认识,怎么谈呀!呵呵。

相关文章

  • 往事依依

    时间的年轮一圈又一圈,转眼间又转回到曾经的某一天。那天早上,他迫不及待,拎着重重的行李,早早地来到学校,他...

  • 往事依依

    熟悉的白色办公楼、灰色教职工宿舍,看到这些,不由得会心一笑,不知是激动还是兴奋,内心由于工作压力而紧绷着的一根弦不...

  • 往事依依

    约摸下午六点钟的光景,正是下班的时候。由于是郊区的缘故,路上的行人相较市区来说稀稀疏疏,但同样的行色匆匆。 刚过了...

  • 往事依依

    翻开《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篇课文,我想起一些往事。 每每从哥胪士洋行前经过,我不免会想起闻一多。...

  • 往事依依

    文/阿罪 往事依依,心事重重,念起曾经,已然毫无知觉的心,又不忍隐隐作痛,竟把痛深深埋葬!祭奠走过的风景,只是心还...

  • 往事依依

    心有千千结,难解未了情, 人间多少事,无奈付烟云。 几句闲话,聊表心绪之烦杂,虽然已至夏末秋初,可恼人的暑热依旧似...

  • 往事依依

    晚上,女儿将一碗红润润的淤在热水里的柿子端到我面前,看着她剥柿子皮略显笨拙的样子,脑海里一下子回到了记忆深...

  • 往事依依

    往事依依,回味无穷。年就这样在欢腾笑语中渐行渐远。回眸间仿佛就在昨天,再回首,我却再也触及不到你的温柔缱绻。 一个...

  • 《往事依依惜别呀!》

    第一章: 前言 文/李叔同: 夕阳山外山 晚风拂柳笛声残 芳草碧连天 古道边 长亭外 唯有别离多 知交...

  • 【往事依依】中考20天

    中考20天 2004年6月11日马上要中考了,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这恐怕是学校领导和毕业班老师都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往事依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ai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