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几天拓拓间歇性地和我表述了心中的压力,一次是哭着说压力太大几乎受不了了;一次是告诉我在深夜遭遇梦魇,不过除此之外见面时却又很开心的样子。问她时也说不太清为什么。
我想帮助她,却又不知从何下手,就带了本一行禅师的《与自己和解》给她,其实交给她时心中是颇有些忐忑的。在我看来这样的书是需要一些宗教观才能有效的,有些人只会把其中的内容看作鸡汤。
还好拓拓不是,她告诉我说看了之后感觉很有感触,这让我很高兴,她真的与我是一类人。
不过之后她告诉我她创造了一个人物,叫做“佳徽”(这是她的曾用名),一个她想要成为的人,这个“佳徽”可以安慰她,保护她,陪伴她,给她力量。
这个想法让我隐隐地觉得有些不安。一行禅师的书应该没有讲这样的方法,这本书是让人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和记忆具现化成一个“内在小孩”,并用自己的力量去靠近他/她,温暖他/她,治愈他/她。而拓拓的方法看上去更像是把自己等同于那个受伤的内在小孩,并创造一个比自己更有力量的人物来治愈自己。我不太确定这样是不是可行的。
我发现自己在担心,想着她是不是在创造第二人格,会不会“走火入魔”,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想法。这个女孩子,我很牵挂她。
不过想法是一码事,在拓拓尝试她自己的方法的时候,我不应该指手画脚的。
2.拓拓今天(周五)回老家去了,周日才回来。这多少让我觉得松了一口气。
这一阵子我差不多每天下班都和她在一起,更不要说休息日了。一开始只觉得甜蜜,不过时间长了就逐渐发现些问题出来。
首先是睡眠问题,每次送她回家再回家都很晚了,等到上床都是11点甚至12点。如此半个月之后,开始出现很明显的体力不支。
其二是自我认同问题,把时间都花在另一个人的身上之后,逐渐身上开始出现“我是谁”的恐慌。据说女人是全身心投入一段感情时才会达到自我认同感的实现,或许这也是拓拓如此缠人的原因?不过身为男人的我显然不是。
我开始怀念一些东西,想看的书,想做的运动,想写的东西,清晨静坐时的寂静,以及其他一些关于独处的东西。想着得不到这些的时候,我开始感到一些恐慌,本能的、非理性的愤怒与恐慌。
其实这两点都多少有些荒诞:认识拓拓之前,我也因为各种原因拖延到12点才睡觉。看书或者运动什么的,我也从来没能系统的坚持过。
不过引入《内向者优势》中提出的“内向者”的概念,应该更合理些,我在交往的过程中把电池耗干了,需要些独处的时间来充电。拓拓这次回家就是一个契机,我可以观察下独处是否可以的有效的让我“充电”。
说起来我应该花点时间读一读那本书上关于感情方面的章节,或许会有实用的建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