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点开海清的微博,你永远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到底有多优秀。
就在不久前,海清在微博上晒出了她儿子“蛋妞”送给她的一幅画。
虽然海清描述这幅画“东倒西歪”,但言语间充满了对儿子的赞誉。
这个年纪轻轻小伙子的绘画水平,早在几年前就足以让人出价上万。
不仅绘画出类拔萃,蛋妞的字也写得非常好,大气规整的笔触让人眼前为之一亮。
蛋妞还会拉大提琴。
英文水平也让人惊艳,8岁时他就能用英文表达自己的想法。
平日悠闲时,蛋妞还会写写诗。
有时,玩玩魔方。
更让人惊叹的是,蛋妞热爱学习,他的学业从不用父母操心。
有时,他甚至还会安慰海清:“你要有耐心,不要对作业有反面情绪。”
看完不禁让人惊叹,别人家的孩子,真的从未让人失望过。
就连海清也总是时常感慨自己太幸运“基本上从没为孩子的学习苦恼过,感恩天地”。
难怪许多网友直呼蛋妞为“神仙儿子”。
可是,优秀的孩子并非生来就有。
事实上,别人家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别人家的父母。
关于育儿心得,海清曾经对记者说过:
“我带儿子上游泳课,所有的爸妈都在岸边喊加油,就我手里拿着剧本,一边看一边打着电话,一会儿我儿子跑过来,说妈妈我不想游了。
我说你再游会儿,等妈妈把这段看完。”
海清始终用自己的自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一起坐飞机时,海清在一旁看书,蛋妞则在认真地写作业。
蛋妞上书法课,海清也会陪着亲身做示范。
乌克兰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教训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
深以为然。
“诗词才女”武亦姝今年以以613的高考分数考入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惹得众多网友羡慕。
然而,武亦姝的妈妈却说:
“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从武亦姝进幼儿园后,她的父母便放下手机,开始啃《二十四史》和《山海经》,还带着小亦姝一起角色扮演名著情节,改编故事结局。
从幼儿园到读高中,武亦姝从未远离过诗词。家里最常玩的游戏便是“诗词接龙”。
有了多年的积累,这才让武亦姝成了一名副其实的诗词才女。
杨绛被钱钟书评价为“最才的女”,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杨绛小时候很顽皮,不喜欢看书。
直到有一次,杨绛见父亲出口成章,便问他是否有诀窍?
父亲回道:“哪有什么诀窍,就是多读书,读好书罢了。”
杨绛见父亲母亲经常捧着书读,于是就开始学着他们的样子,也找出一本书看,结果发现越看越有趣,于是,她也慢慢爱上了看书。
回忆起过往,杨绛直言:好的教育,榜样的作用很重要。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有9个子女,个个超逸俊秀,其中:
长子梁思成,成了著名建筑学家;
次子梁思永,成了著名考古学家;
五子梁思礼,成了著名火箭专家。
一个家中出了三个院士,这在中国是见所未见的。
梁启超到底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梁启超在天津有两座楼房,取名为“饮冰室”。
楼房中收藏了数十万卷好书。
平日里,梁启超不仅要求子女们读书,还陪伴子女们读书。
在书籍的滋养下,子女个个出众。
“一门三院士,满庭皆才俊”,用来形容梁启超家族,再合适不过。
托尔斯泰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自律的父母,教出的孩子往往都不会差。
央视纪录片《镜子》中聚焦了一名初二的辍学生泽清。
泽清的父母拥有体面的职业,外公外婆是大学教授,可是他却没能如愿成为他人眼中的好孩子。
在镜头下,泽清撕心裂肺的呐喊,暴躁到把家里的门狠狠地踢到破烂,他甚至还会殴打母亲。
这一切反常的行为,我们从他父母那里找到了答案:
“我妈用在我身上时间比较少,然后就是找一大堆借口。
其次,脾气比较暴躁,还有一些创造家暴的行为。不管是什么事情,讲到最后,她一定都说自己是对的。
我爸跟她解决不了的时候,一般就会用暴力,而且骂人很刺耳那种。”
俞敏洪看完纪录片后说过一句话:“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长是不是好家长。”
深表赞同。
当父母在其位置上缺席,不再作为榜样,相反的,他们暴躁、辱骂、非理性沟通,那么孩子最终也会慢慢变成他们的模样。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父母对孩子的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的父母没有好好过日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多少孩子的生活,是毁于父母的不自律。
网上看过这样一段对话:
一位妈妈向教育专家请教“我的孩子不喜欢学习,怎么办?”
专家反问道:“你复印过文件吧,如果复印件上有错字,你是改复印件还是修改原件?”
说到底,父母就是孩子的原件,你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
作家鲍德温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父母的言行举止、思维模式、处事方式,都在无形中作用于孩子。
所有优秀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对自律的父母在为其奋力托举。
【免责声明】本文章转自于精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