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记第一次与行动派相遇

记第一次与行动派相遇

作者: 猪仔猪婆 | 来源:发表于2017-06-10 23:34 被阅读18次

    2017/06/10  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行动派

    01

    其实对“行动派”这个社群早有耳闻,在这个习惯了拖延拖沓席卷自己的状态里,对它也是望而却步的。但当我看到小伙伴园儿的改变和进步时,才惊觉自己似乎错过了很美好的东西。

    园儿第一次安利给我这个社群的时候,大概是大四上学期,听名字就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正能量,给当时思想狭隘信息闭塞的我打开了一条新鲜的通道。

    当我跟朋友提起这个社群的时候,都会被问到“行动派”到底是什么。

    我每次百度完都会忘记官方的解释,所以总是说就是同频人传递正能量的社群。

    后来,看到园儿的改变我知道自己的概括很片面,不只有分享、学习、正能量,更多的正如其名,是行动,是成长。

    02

    前几日一个小小的聚会,看见多年不见的园儿,惊讶于她的落落大方和自信,对比扭捏拘谨面对点儿五的镜头连招呼都不好意思打以及碰到曾一起侃天侃地的阿航也羞于表达思念还有好歹网聊甚欢却难启寒暄的我,园儿真的让我恍惚高中时候的她是否是那个文静略显羞涩的女孩儿了。

    可她如今的样子(状态),正是我前进的标杆,也是我一直想达到的样子。

    03

    “改变”这个词总让人心生羞耻,你不知道别人口中的“你变了”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于是总觉得自己是否不再单纯了,心机是否复杂了。

    闲暇两三相聚总会谈及往事故人,提起大家如今各自的状态时,总是感叹怎么别人都变漂亮了,怎么别人都变强大了,别人的生活方式和朋友圈看着似乎很高端了,啧啧唏嘘自己怎么一成不变,像一张唱片,原地跳针。

    言外之意不乏羡慕、嫉妒,靠猜测和八卦安慰自己的颓惰。

    我也想变漂亮,不是说会化妆就是风情万种了,不是说拉个双眼皮就是单纯不在,也不是说主动出击就是出头鸟了,每个人有自己改变的方式和方向,而引导自己和改变自己的,是接触的周遭。

    04

    匆匆参加了这一场线下分享会,说实话,我并不知道“蒋雅淇”是哪个领域的大咖,当然我也知道分享会上讲的,都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还是不想错过这么一次机会,这么一次近距离接触行动派的机会。

    “没经验,是你最大的优势”是这次分享会的主题,讲到的道理、经验无非是行动、坚持、行动、坚持的无限循环。可明明懂这些,也疲于听到这些,但还是有所收获。

    演讲有条理,有重点,但是正如小伙伴所说,感染力不够强。可能因为时长太短,觉得吸收的内容没有厚实感。

    中间一部分讲到遇到的生死苦难时略有触动,但可能没有音乐或者更多言语渲染的缘故吧,所以感动的程度不够,这样的讲述我其实是喜欢的,苦难本就不需要捕风捉影。

    05

    我受触动较大的是蒋老师自身的经历。

    没有任何背景的毕业生,却总能凭着不计后果的行动在竞争激烈的人群中脱颖而出拔得名额;六年的职场空白期后,从知名主播转行卖电脑卖耳机,能从一无所知的小白进击到执行长……

    她会从每次的失败中总结、学习,再尝试,再失败,再总结。

    她说“你可以空手而归,但不能空脑而归”。

    她说“你可以第一次不会,但不能再一次不会”。

    她说“紧张是你的一种感觉,你要尊重它。但紧张的背后其实是练习不够”。

    她说“当纠结、迷茫、所有通通消极的感觉都没有帮到你的时候,就需要立刻动身行动了”。

    有一种现象:

    我们向神祈求力量,他却给予我困难。

    这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必将”是异曲同工。

    06

    其实我们关注的公众号里这样的人物特别多,可正如老师说到的,你刷手机看文章得到感受最多的其实是羡慕,羡慕了,然后呢?

    当同龄人都人手一个手机在各种社交圈晒生活时,她的女儿都用烂了三个Kindle。差距就是这么产生的。

    这样的小白逆袭的例子都听烂了,注意,是“听”。

    我们产生疲倦感、产生反鸡汤的现象,是不是因为自身一直都止步在“听”上呢?

    07

    另外如果说分享会也有彩蛋的话,那蒋老师之后的婉萍老师简短的介绍和分享带给我的触动更强烈。

    当同学聚会只谈论八卦、吃喝、消极的人生态度、日常琐碎家务时,这样的聚会带来的凝聚力怕是会越来越弱。

    而当朋友见面珍惜这一天时间,去学习,去看书,去分享,去评价自己的成长,去见证对方的成长,去鼓励,去旅行,这样的聚会带来的效果怕是更积极,甚至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进来,友谊纽带也更结实。

    最后还有个校园盟交接仪式,看见园儿在台上自信大方地说着感谢,说着自己的成长和改变,我心里真的特别开心,就是为朋友变得更好更积极而由衷地高兴。

    由此,我更坚信行动分享的传染力可以让一个人发生意想不到的蜕变,跟一群同频的小伙伴做着乐在其中的事情,怀着正面的心朝对的方向努力。

    08

    姑姑家的表弟读专科,学铁路方面的专业吧,现在在北京培训。条件有吃有住算不上苦,但培训作业爬高较多,颇具危险性。

    一次聊天中,我惊讶于他的成长。当我看到他带着几本书进的京,内心竟生感动,其实感动更多的还是他自己如今的人生观。

    我们会聊到未来的职业选择是不是自己想走的那条路。会尝试用鸡汤辅佐现在的步调。他也会建议我最好多出去走走,不囚禁于一处。

    而我弟最近也总是酒后失心,吐言埋怨妈妈为他安排的太妥帖,让他没了闯荡的勇气。

    我很想鼓励他敢想敢做,可是,他依旧缺乏一颗全然不顾的大人口中所谓“幼稚”的心态,也依旧保持着一颗依赖家人不敢直面现实便不愿努力的惰性。

    甚至,以上,在我妈看来,我的想法都是幼稚的。

    因为我妈会说,他学历不高;这工作又是来之不易,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这工作就图有个退休金;不为他想着留一套房子他怎么取媳妇儿……

    “我都是为他好,他还是太幼稚。”

    是啊,他还是太幼稚,因为他才20岁,能成熟到哪里。20岁,就为我们考虑养老、退休的事情了。

    09

    你看,当我们物质还没满足的时候,我们都开始追求精神的满足了。这是家人口中的幼稚,却不是成为你妥协家人的理由。

    去泰国之前和爸爸的好朋友一家一起吃饭,我喊爸爸的朋友为“大大”,大大的女儿喜欢朝九晚五的公务员生活,大大也为他的女儿做了简单的规划。

    当他问我的想法的时候,我说,我就想先把自己学的专业走一遍,我不想费了四年光阴。即便没法好好走对口专业,我也不想过朝九晚五的生活,我想出去。

    大大后来说的一句话没打动当时的我,却打动了现在的我。

    他说,你要先有物质基础,才能做你想做。

    可能随着心境的不同,觉着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力有很大的改变。

    当时听多少有种无奈,现在听,却能听出满满的对人生的希望。

    诚如我兴趣广泛却无最爱,不如先搞定一项,再拓展其他。这样想,我觉得特别轻松。

    10

    此次郑州之行主要是想线下体验一下,我觉得这么一群同频伙伴们努力的场景特别温馨,也特别喜欢行动派的宣言:

    敢行动,梦想才生动。

    而且,当你融入到这样一社群之中时,会发现自己真的不能再原地跳针了。

    此次之行很值得,至少达到了我的目的,我就是想去听一场分享,灌输正能量的,比看公众号来的冲击更大。

    想改变没有错,想变自信也没毛病,这些只要不影响自己的做事态度,我觉得没什么理由拒绝尝试,以后也不想过多在乎别人的说法。

    11

    最后谢谢我园儿,表白我园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第一次与行动派相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gc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