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了好久要不要从已经被淘汰了的主板说起来,对于有选择困难症的我来说这是一件无比痛苦的事,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他的一句话点醒了我,“我还记得那时候我的电脑主板上还是插的1代内存条,满满的回忆啊。”那就一件件的来说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48c89e4a2cd91b69.jpg)
AT(Advanced Technology)主板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4053a75568ab827d.jpg)
AT(Advanced Technology)规格是一种主板规格,在1984年由IBM制定,常见于80年代至90年代。已经被淘汰,于1990年代中期被ATX规格取代。标准的AT主板长12英寸,宽11至13英寸(305毫米x 279-330毫米)。这算是超老的一款主板了,相信用过的现在孩子都已经很大了 吧。
Baby AT
1985年,IBM推出了Baby AT。不久之后,所有电脑制造商丢弃AT而去使用更便宜、更小的Baby AT于286至Pentium处理器的电脑上。这些主板有和AT规格相类似的安装孔位置和位置相同的八个卡插槽,但比过去稍微窄和短两寸(51毫米)。这些Baby AT主板的大小(220x330毫米)和高灵活性,是这一规格的成功关键。虽然它已经过时,某些电脑当前仍在使用它,而且大部分现代的电脑机箱一般都可以兼容Baby AT。
ATX系列主板
1995年,英特尔推出了ATX规格,以逐步取代旧Baby AT主板。在90年代末,绝大部分主板都属于Baby AT或ATX。当时,许多主板制造商仍继续主力出产Baby AT,因为许多电脑机箱和电源供应器仍然兼容AT主板而非ATX主板。此外,由于ATX主板缺乏第八条插槽,它通常被用于某些服务器上。后来,业界适应了ATX规格,设计共同支持Baby AT和ATX主板的机箱和电源供应器变得普遍。此后,ATX规格成为了主流。
Micro-ATX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ebe5f003c0f242df.jpg)
Micro-ATX是一种微型计算机主板的结构标准,可以理解为紧凑型 主板,Micro-ATX主板是由Intel公司在97年提出的,主要是通过减少 PCI,内存插槽和ISA插槽的数量,以达到缩小主板尺寸的目的。这一款主板小多了
尺寸编辑
大大减少了主板所占用的空间。Micro-ATX:类型的主板,结构紧凑。
常见的尺寸有两种:
1、24.8CM*24.8CM
2、24.8CM*30CM。
作用编辑
Micro ATX(紧凑型)主板把扩展插槽减少为3-4只,DIMM插槽为2-3个,从横向减小了主板宽度,其总面积减小约0.92平方英寸。比ATX标准主板结构更为紧凑。按照Micro ATX标准,板上还应该集成图形和音频处理功能。目前很多品牌机主板使用了Micro ATX(紧凑型)标准,在DIY市场上也常能见到Micro ATX(紧凑型)主板。
NLX主板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d099820be480a092.jpg)
NLX主板是一种新型的低侧面主板,它支持当前的和未来的微处理器技术,支持新的AGP(加速图形端口)高性能图形方案,支持高内存技术,提供了更多的系统级设计和灵活的集成能力。这种设计上的灵活性允许系统设计者快速完成主板的拆装,在多数情况下甚至不必拆卸一个螺钉。因此NLX主板降低了整个PC系统的成本。请看NLX主板结构示意图。
NLX主板最大的特点在于其Add-in卡,它位于主板的右边缘,通过一个带定位隔板的长插槽与主板连接。Add in卡上有PCI和ISA的扩充插槽,以及软驱、硬盘(IDE1、IDE2)接口,为整个主板供电的电源插座也在Add in卡的前端。正常情况下,Add-in卡是固定在机箱上的,而主板像一块附加卡一样插到Add in卡上。NLX主板的左前方为CPU插槽,内存插槽等“高”元件也位于主板的左侧,这样当主板右侧的Add-in卡上插了宽尺寸的扩展卡时就不会与这些“高”元件发生空间上的冲突。
由于主板上集成了各种外部设备的接口电路,可不再使用接口插卡。从而避免了在I/O槽上插显示卡、声卡带来的连线问题,降低了线缆电磁干扰,提高了系统集成度和可靠性,系统性能也因而提高。
最后,NLX主板采用的I/O扩充槽与主板分离和主板无连线设计(所有需要外接或连接的设备均在Add-in卡上)技术,使主板的升级异常方便、快捷。更换一块NLX主板不再需要将整套微机大卸八块再重新拼装。
Flex ATX主板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83f2696fed2c40f7.jpg)
Flex ATX也称为WTX结构,它是Intel最新研制的,引入All-in-one集成设计思想,使结构精炼简单、设计合理。Flex ATX架构的最大好处,是比Micro ATX主板面积还要小三分之一左右,使机箱的布局可更为紧凑。
标准为9.0'×7.5',229×191mm。FlexATX V1.0规格于1999年发布,其尺寸比MicroATX主板更小,而其名称也取自英文"Flexbility",意味着灵活、弹性的意思。使用 FlexATX规格可更为节省成本,而且除面积缩小外,其他规格与MicroATX(版本1.0)以及标准ATX(版本2.03)相同,这表示 FlexATX主板可以适用于任何ATX或MicroATX机箱内。不过缩减尺寸的后果就是扩充槽的减少。
EATX主板: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8a39e08fb0cfb160.jpg)
Flex ATX也称为WTX结构,它是Intel最新研制的,引入All-in-one集成设计思想,使结构精炼简单、设计合理。Flex ATX架构的最大好处,是比Micro ATX主板面积还要小三分之一左右,使机箱的布局可更为紧凑。
标准为9.0'×7.5',229×191mm。FlexATX V1.0规格于1999年发布,其尺寸比MicroATX主板更小,而其名称也取自英文"Flexbility",意味着灵活、弹性的意思。使用 FlexATX规格可更为节省成本,而且除面积缩小外,其他规格与MicroATX(版本1.0)以及标准ATX(版本2.03)相同,这表示 FlexATX主板可以适用于任何ATX或MicroATX机箱内。不过缩减尺寸的后果就是扩充槽的减少。
BTX (新型主板架构的简称)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7ff8019c9dc23d01.jpg)
革命性的改变是新的BTX规格能够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做到最小的体积。新架构对接口、总线、设备将有新的要求。重要的是所有的杂乱无章,接线凌乱,充满噪音的PC机将很快过时。当然,新架构仍然提供某种程度的向后兼容,以便实现技术革命的顺利过渡。 BTX具有如下特点:支持Low-profile,也即窄板设计,系统结构将更加紧凑; 针对散热和气流的运动,对主板的线路布局进行了优化设计; 主板的安装将更加简便,机械性能也将经过最优化设计。
而且,BTX提供了很好的兼容性。已经有数种BTX的派生版本推出,根据板型宽度的不同分为标准BTX (325.12mm), microBTX (264.16mm)及Low-profile的picoBTX (203.20mm),以及未来针对服务器的Extended BTX。而且,流行的新总线和接口,如PCI Express和串行ATA等,也将在BTX架构主板中得到很好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新型BTX主板将通过预装的SRM(支持及保持模块)优化散热系统,特别是对CPU而言。另外,散热系统在BTX的术语中也被称为热模块。一般来说,该模块包括散热器和气流通道。已经开发的热模块有两种类型,即full-size及low-profile。
2006年,由于与ATX的兼容问题和产业换代成本过高,BTX规范被Intel放弃。
现在小编给大家简单说一下现在常见的主板,相信大家在买电脑看配置的时候经常会看到H开头 B开头 Z开头 X开头的主板 在面对这么多选择的时候且听小编稍微分析一波,给大家提点建议。
H系,H代表的是主流芯片组(定位中、低端)。主板接口、插槽比较少,可扩展性差。
H370系列主板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988625962f0d469a.jpg)
B系主板,B代表是商用芯片组,(定位中、高端)。主板相对H系列的主板能多一些,因此扩展性也强一些,接口丰富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95329697da25aa60.jpg)
Z系主板,Z代表高端芯片组(定位高端)。做工用料较好,可超频,定位高端,是大型游戏玩家的必备。Z系列主板的最大特点就是支持超频。游戏发烧友的必备。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5ef79857125fb819.jpg)
X系主板,X系列就是Extreme属于最高端主板(贵),主要搭载i7至尊版等高端处理器同时具备Z系列的各项特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837157df370405a7.jpg)
现在我们做一下对比: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dd864ba348e4bb24.jpg)
上面是一张现在挺主流的三款主板我们先来分析一下
CPU接口:
LGA(LANDGRIDARRAY)是INTEL64位平台的封装方式,触点阵列封装,也叫SocketT,通常叫LGA。LGA1151意思是采用1151针的CPU,socket1151是主板上采用1151针的接口。理解起来是一个意思。其封装方式特征是没有了以往的针脚,其只有一个个整齐排列的金属圆点,故此CPU并不能利用针脚固定接触,而是需要一个安装扣架固定,令CPU可以正确压在Socket露出来的具弹性的触须上,其原理就像BGA一样,只不过BGA是用锡焊死,而LGA则是可以随是解开扣架而更换芯片。第八代酷睿的意思就是八代 I3 I5 I7比如 i3 8100 ,现在比较主流的i5 8400 ,i7 8700等 都是第八代 。如下图(无视水印)拿一款我最喜欢的8700,针脚是别的图大体意思就是这样,有性趣的小伙伴可以数一下是不是1151针...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9518647a1340968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04c6e52850b3c04d.jpg)
买主板的时候一定要看好这款主板是否支持你想安装的CPU。
内存频率:
相信大家在逛某宝某东买电脑的时候都会看到很多商家喊着DDR3 16G 速度超快,我们不坑人良心商家只用DDR4 内存条 那么,DDR是什么意思呢?DDR是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是内存的其中一种。DDR1、 2 、 3 、4 通俗就叫他们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内存条就行了。
现在我们先不讲内存条的问题简单带一句就可以了后面还会有。大家再看一下主板参数对比图,知道你们懒,小编再发一张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b6b42c2da5f28d5c.jpg)
双通道大家不要以为就是可以插两根内存....
两个内存控制器可相互独立工作,每个控制器控制一个内存通道。在这两个内存通CPU可分别寻址、读取数据,从而使内存的带宽增加一倍,数据存取速度也相应增加一倍(理论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7265f76b06d99b3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13ecbe273bdc5d02.jpg)
超频功能:
电脑的超频就是通过计算机操作者的超频方式将CPU、显卡、内存等硬件的工作频率提高,让它们在高于其额定的频率状态下稳定工作,以提高电脑的工作速度。 超频的英文名称是“Over Clock”,是一种通过调整硬件设置提高芯片的主频来获得超过额定频率性能的技术手段。
CPU/内存可超频意思就是这俩可以超,仅内存可超就是只有内存可以超频。
PCIE3.0总线数:
PCI-E是一个串行接口标准,分1.0,2.0,3.0
每个版本之间的区别只是带宽不同,也就是速度差异,他们向下兼容,也就是3.0兼容2.0兼容1.0
后面的X16的意思是16个通道,因为他是串行总线,所以显示的就是多少倍。现行的有X1 X4 X8 X16比较常见……
至于性能影响来说,如果你的是PCI-E 2.0 X16的接口那么带宽已经足以满足现在的显卡使用了,所以基本没有性能损失,如果是中低端的显卡PCI-E 1.0 X16(2.0 X8)都不会有任何性能损失。
最新的主板都是PCI-E 3.0的了,但是其实根本用不上,除非发烧级双核心显卡才会用到如此高的带宽。
带宽越大,通过的数据量也就越大。就好比马路越宽,同时通过的车辆就越多(当然到了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就不一定了,比如我们村的马路很窄,但车流依旧有序;而杏石口路的马路很宽,该堵车还是堵车)。因此从最基本的判断上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PCIE x16插槽的速度排序肯定是x24>x20>x16>x12>x8>x4。
问题就这样出现了:当出现了一些我们不得不将显卡插在PCIE x8或者PCIE x4插槽上的时候,性能会不会损失的很严重呢?似乎问题的答案是“一定会”,然而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如今的显卡是否能够完全用够目前的PCIE带宽?再加之越来越多的芯片组已经支持了最新的PCIE 3.0规格,再次提升的带宽对目前显卡的速度来说显得“遥不可及”(图中橙红色)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8215bb77e7382a5d.jpg)
I/O通道数:
在计算机系统中I/O就是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的意思,针对不同的操作对象,可以划分为磁盘I/O模型,网络I/O模型,内存映射I/O, Direct I/O、数据库I/O等,只要具有输入输出类型的交互系统都可以认为是I/O系统,也可以说I/O是整个操作系统数据交换与人机交互的通道,这个概念与选用的开发语言没有关系,是一个通用的概念
主板I/O芯片在主板的左上角,功能:提供对键盘、鼠标、软驱、并口、串口、游戏摇杆等设备的支持,新型I/O芯片还具备各种监控及保护功能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11156f39984296e1.jpg)
USB接口(USB3.1接口):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e6b1909e6f38f321.jpg)
USB3.1 Gen2/Gen1: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5f386720fa64bb58.jpg)
SATA3.0接口: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ee2bcb6ca14ebed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eb8b5e522880dc71.jpg)
M.2接口 :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88a693e9286e259c.jpg)
磁盘阵列: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a41a3284c4d6812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c8e2e6d74757521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d19fd2938b9b7d67.jpg)
intel optane磁盘技术: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0857/6279d662062fb738.jpg)
超频简单来说就是人为提高CPU的外频或倍频,使之运行频率得到大幅提升,即CPU超频。算了不说了。不然你们电脑坏了又来打小编.洗洗睡了,小伙伴们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