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由人 的 阅读笔记读书
449|《同步:秩序如何从混沌中涌现》(1)同步的第一因:浑沌中

449|《同步:秩序如何从混沌中涌现》(1)同步的第一因:浑沌中

作者: 咖啡加糖吗 | 来源:发表于2018-05-13 00:42 被阅读22次

    2018亚马逊股东致词上,执行长贝佐斯分享了这一路走来,亚马逊的经营心法,其中就讲到「高标准」。是亚马逊的核心文化,组织中,一但树立了这样的文化,起初会觉得难以达到,但却是保持优势,并持续生存下去的唯一心法。

    因为你一但你的要求,只有到「标准」,那么最高成果,也就只有标准的程度,要想突破现有的情况,「高标准」就成为必然的条件。

    这种文化上驱动行为的过程,是一种「可教导」的行为范本。相对于,一般人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文化,不只是用于讲到行为一致,它更包含了万物演进的过程。

    这种过程就是无指挥下,仍保持着同样的行为标准,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即便当领导者不在时,组织仍可以创造高绩效,或是比领导者在时更好。但这并不是说无领导会创造高绩效,而是行为驱动的过程中,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

    这种现象,是一群人,对于共同信念的「同步」,当一个组织中,如何让每个人行为同步、对于同一件事情的反应,与想法上在「时间」上拥有共同的共识,也就是「同步」性质基础。

    01初始的同步效应

    一群鸽子听到枪声那瞬间,你会看到所有鸽子同步起飞。一群人听到下课钟声,不自觉地想起下课时的下一步;当号志灯亮起绿灯时,所有驾驶开始催进油门。从萤火虫到人类细胞中,都有着某种同步的规律,这种规律是让协作,更加效率化。

    同步,是在短时间内,达到相同的共识,而持续性的同步,又会是另一种驱动因子。

    当理解同步的型态,对于个人,乃至组织议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在前缘学科的领域中,除了研究混沌状态下的复杂性变因,还有另一个研究角度,那就是「同步」效应。

    这种同步效益,更是一种万物间的一种规律,万物复杂化的过程,在走向同步时,会把周遭的连结给消弭,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状态。

    例如,当一群人围绕着圆圈跑步时,起初每个人会因为各自的速度,产生些微的差异,这个时候,你看不到同步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拉长,你会逐步看出整的规律,也就是在混乱中,有它一定恒稳的速度,每个人都案各自速度跑,最终达成一种相互影响的同步效应。

    02规律下的同步

    当同步效应放到大组织,就会是另一种规模加成的效应。换言之,组织型态的多样性,会增加组织的多元,同时,一但越过某个关卡,这种多样性就会趋向复杂化,即便组织内部已有一定的认同圈,还是无法感染到整个群体之中。

    在《规模的规律和秘密》书中就提到一个核心概念,当群体中的规模,随着数量上的不同,其特性与性质也。

    举例来说,生物体积愈庞大,支撑他的力量也就相对放大,但这种放大不是线性化的成长,而是指数化的增幅。

    也就是当一头大象等比例放大十倍,这时大象的脚,不会是成比例关系,而是高于比例的放大,才有办法负荷重量。可以说,当你看到酷斯拉出现时,你应该想的这生物能存在本身就是疑问,因为他的脚无法支撑起这样的负荷。

    呼应到同步这件事情,同步这件事情,它包含了基本因素,也就是「振子」,当两个振子产生耦合效应时,就逐步达到一种同步效果。

    如同两个人走在一起,你会注意到自己的步伐,与此同时,对方也会依据你的速度来做相互调整,最后达到同步下走在一起。

    03线性化组织的同步效应

    走向同步的研究,在极小单位里,他能够产生「线性化」同步规律,也就是你所传递的讯息,都能够有效的达到对方身上,但这种现象只符合「线性化」。

    换言之,及少量的模型中,才能够达到同步化的效果。从个人关系的角度来看,这种线性化的极限数字,也就是所谓「邓巴数」(Dunbar's number),也被称150定律。

    他所指的是每一个人与其他人维持紧密关系的人数上限,就是150人,超过这个数字你所认识的人,就逐步的脱离你的同步效应圈,这也是影响力的局限就在于此。

    如果同步化,对于线性数字有所局限,那么当数量上出现非线性化的发展时,又该如何达成同步效应。

    这就牵涉到微分方程组,在线性化微分方程中,你可以拆分成一个又一个的模块,从最小单位来检视每一个问题,在单一问题的解答后,每一小块的解,最终会成为整个线性化微分方程的解。

    而这个基础,是在单一,或是复杂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以。一但牵涉到复杂化的非线性微分方程,就会出现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之和。

    换言之,在同步化中,数量上的多样性愈高,同步化的可能性也就愈低。

    这也意味着,创新组织中,在找寻不一样的人才时,往往会专注于不一样的特点,但容易忽略一件事实,当所有的不一样聚在一起,这时的多样性就会让同步难以展开。

    04非线性化的难题

    这也就可以理解,上世纪追求单一、稳定的职涯路径可以成功,因为那时你能够认知到的世界资讯,就来自于那几家传播媒体。

    所以,只要按着规律走,就能够达成个人的想要。此时接受同步,就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随着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的时代,多样化的讯息,早已超过原有线性化的同步效果。

    这也就代表,组织找人以及团队运营上,都不再能用过往的线性化思维来解决问题,因为这时的问题就如同「非线性化微分方程组」你解决的个体问题,未必就能够解决总体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更进一步探讨,究竟是什么,让人们走向同步,以及不同步的关键。

    撇除掉各种生物个体的差异来看,其实都包含了两个共同功能;

    接收

    释放

    同步的基础假设也就在于此,当一个人能够有效的接受讯息时,他会知道现在哪里,同时,做出行为来达到该达成的目标。

    05同步效应的源头

    在150人以下的团队,你所认识到的管理工具,都还能解决个体化差异下的偏差。这时你要让同步产生,产生共同的文化价值,都还是有一定的力度在。

    然而,一但超过成为非线性化的多元时,基础的工具就必然要再从新升级。因为管理复杂,本质上就是在浑沌中找寻到规律,而这种规律就来自于我们是否认识到多样性来源。

    这包含了组织文化的多样,个人差异的多样、创造价值的多样,各种复杂最终都会回归于稳定状态,但如果这过程中,看不到那同步的关键因子,你就只会看到混乱的局面。

    要找到其中的稳定性规律,也就是发挥同步效应的开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49|《同步:秩序如何从混沌中涌现》(1)同步的第一因:浑沌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jk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