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导古代作品的阅读与教学
2指导整理古籍
1训诂与标点
2训诂与校勘
3训诂与注释
4训诂与翻译
3指导编纂字典词书
训诂学术语
某,某也训诂最常用特定形式,表示一个词当解释为另一个词(被解释在前,解释在后)
谓:被解释在前,一般释特殊或具体释抽象“谓”相当于“指的是”“说的是”
言:这个术语加在解释的词语之前,组成“某,言某也”的格式,有阐述的意思多用来串讲大意或总括一段话的中心思想
犹:用这个术语组成“某,犹某也”大致相当于现代“等于说”1以意义相近的字来解释2以引申义释本子字3以本字释借字4以今语释古语
曰:相当于现代的叫或叫做,被解释的词在后。还特别用来分辨同义词和近义词。给词下定义
谓之和曰,为,的作用一样。谓之亦作为之又作之谓,但谓之释词在前被释词在后,谓被释词在前,释词在后
当为(当作)读为(读曰)读若(读如)之言(之为言)
当为(当作)凡遇原文有误字误读须更正的就用(某当为某)或(某当作某)
读为(读曰)表用本字说明假借字
读若(读如)多用来拟声注音
之言(之为言)用于“声训”除释义之外释者与被释者有时是同音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关系,格式为“某之言某也”“某之为言某也”
浑言:也称“统言”“通言”“散言”“散文”笼统的说
析言:又叫“对言”“对文”分析的说指出近义词的共同义和区别义时所用的术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