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小吴健雄呱呱坠地于苏州太仓浏河镇。在当时封建守旧的社会背景下,父亲吴仲裔却是个温柔敦厚的新派人士,他思想进步,百般爱怜自己的第一个女儿。吴健雄出生时,正好排到了家族里的“健”字辈,再按“英雄豪杰”的顺序取名,她得到了“健雄”这个充满阳刚之气的名字,父亲希望她不让须眉,积健为雄。
显然,思想前卫的吴仲裔并没有受世俗观念的束缚,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倡导男女平等。而吴健雄同样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待,从小她就智力超群,在父亲创办的明德女校中识文断字,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加上超乎常人的努力,她每科成绩都十分突出。
在此期间,吴健雄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对西方数学也有着深入的研究,这为她后来的学术拓展也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她还经常在《新青年》杂志中发表重要文章,其先进思想常引发许多文坛大家拍手叫绝,毕业后又以满分的好成绩考入民国顶级学府——中国公学,三小时的考试吴健雄仅用两小时就出色完成,就连当时的监考官、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胡适看完她的答卷,禁不住频频点头夸赞道:“果然,巾帼不让须眉!”
1930年,18岁的吴健雄正式进入南京中央大学。在这里,她也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一开始报的是数学专业,后来一次偶然机会,她了解了西方物理学的进展与变革后,被充满趣味性的物理学给深深地迷住了,次年果断转到了物理系。
吴健雄如饥似渴地享受着专业知识的熏陶,最终全力拼搏了四年后,她以全校第一的成绩如愿拿到了该学科的学士学位。
后来,在中央研究院物理所这片浩瀚的大海中,吴健雄开始疯狂学习前辈的经验,吮吸着知识。不过,受当时国内教育资源的匮乏,她很快意识到:想要在物理领域内有更大的突破,就需要奔赴大洋彼岸继续深造。
于是,在历经诸多周折之下,吴健雄终于在1936年成功进入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而此时她的科研学习进入到了更高深、更严密的阶段。谁也不曾预料到的是,正是这次赴美留学的经历,才正式开启了吴健雄辉煌的人生体验。
1938年,吴健雄在美国开始研究原子核物理的实验,这在当时还是一项全新的学科,很多核物理现象和实验都只存在理论中,想要进一步把理论变成实践,可想而知,当时的难度是相当大的。
除此之外,美国种族歧视及性别歧视的问题,这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始终横亘在吴健雄心里,让她无法跨越。不过她并未过多抱怨,而是长年累月专攻于自己的事业上,经常在实验室工作到凌晨才回家。
好在她的勤奋努力和精益求精的钻研态度终于取得了不俗的成绩。1939年,吴健雄研究铀原子核分裂等一系列的工作,对于后来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提供了关键的线索。
此后,虽然吴健雄在科学界名声大噪,但因为种族和性别歧视等问题,她不仅在工作中处处碰壁,而且薪水相对也比较低。直到美国科学团队在研究原子弹的过程中,因核裂变等问题影响到科研进度,吴健雄才真正被重视起来。
在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引荐下,她于1944年正式进入到哥伦比亚大学进行执教工作,并着手参与到隐秘的“曼哈顿计划”中,就这样,她成了整个计划里唯一的中国人,这一年,她才32岁。
不过,因国籍原因吴健雄无法进入中枢部门,但她积极参与浓缩铀的制程并提出了诸多有用的建议,为奥本海默解决了关键的理论和实验问题。不到一年时间,原子弹得以研发并试爆成功,吴健雄也因此得到了导师奥本海默的欣赏。
据说,因为各种原因美国对这一部分的历史隐藏了很长的时间,也将吴健雄的贡献一点点淡化。但吴健雄并不在意身后的这些荣誉,更没有把原子弹的巨大成功当作自己科研事业的巅峰。相反,她孜孜不倦,一心致力于一个又一个充满挑战的科研难题上。
此后,吴健雄在物理学领域持续高歌猛进,只不过,国籍问题仍然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她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被迫无奈,吴健雄只好加入美国国籍。
实际上,她未曾遗忘过中国人的身份,坚持穿旗袍、吃中餐、说普通话,她的客厅还挂着书画作品,书架亦保存了不少中华汉籍。
1956年,吴健雄不顾周围人的质疑和反对,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帮杨振宁和李政道验证了“宇称不守恒”的假设,杨、李二人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两年后,吴健雄被哥伦比亚大学升任为正教授,同年又被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博士称号,这是该称号建立百年以来第一位女性获得者。吴健雄的成就无疑是史无前例的,她也因此被收录到了《美国科学名人录》
1964年,吴健雄获得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康士托克奖”,1975年,吴健雄又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长,成为美国物理学会76年以来首位女会长。此外,她在世界范围内还先后获得十多所知名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被西方科学界尊称为“物理女王”。
吴健雄离开故土忘我的拼搏,算起来已经三十多年了。归心似箭的她最终在家人的支持下,于1973年踏上了回乡之旅。
此后,在美国的限制下,吴健雄虽然无法长期留在中国,但她会以各种方式将知识传递到国内。她曾说过,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真正回到祖国的回报,在她心里,自己永远是一位中国人。
吴健雄的行动也正诠释了她浓浓的爱国情谊。她在花甲之年依旧坚持开展讲座,将自己毕生所学悉数传授给下一代莘莘学子,只希望为中国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
她积极开展公益事业,自掏腰包在母校明德学校旁捐建了紫薇楼。斥巨资设立了“吴仲裔奖学金”,并以此纪念父亲。
1993年,在吴健雄的参与和建议下,第三代同步加速器“科技灯”顺利诞生,中国也因此在该领域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国家。
时间来到了1997年,昔日的“原子弹之母”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美国病逝,终年八十五岁。丈夫袁家骝悲痛不已,但还是遵照吴健雄的遗愿,将她的骨灰安葬在故乡苏州。同时,为了缅怀妻子、持续她的心愿,袁家骝还一如既往支持苏州教育事业的发展。
尽管吴健雄人生的大部分时光都注入在美国的科研事业中,但科学本无国界,这位从苏州走出去的江南女子,没有辜负父亲的期待,一生积健为雄,迎难而上。对于祖国,她更是忠贞不渝,闻名中外却始终心系故土。
在以吴健雄为创作原型的话剧《春逝》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的眼光或许分男女,微小的原子与核子却不会。”外在的环境和偏见或许会影响女性的发展,却不会抑制一个人天分的发挥。
只要深耕在自己的热爱里,女性也可以尽智竭力,最大程度地实现有价值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