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片可以说是香港电影独具特色的一种亚类型电影,《赌神》《赌圣》《赌侠》《至尊无上》等经典赌片创造了盛极一时的香港“赌片宇宙”。
周润发在《赌神》系列中塑造的赌坛传奇人物高进则是这“赌片宇宙”中当之无愧的C位。
三部《澳门风云》只求票房,不重口碑的烂俗赌片,让“发哥”还完了人情,却也败完了在影迷心中“赌片一哥”的好感。
今天要谈的这部由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名叫《别叫我“赌神”》,又名《我不是“赌神”》,听起来好像又是一部烂梗不断、蹭《赌神》热度的烂片。
其实,这部电影与赌的关系微乎其微,《光辉岁月》或者《骄阳岁月》才是这部电影的原名。
影片讲述了嗜赌成性的吹牛辉年轻时沉迷赌博,妻子李夕愤然离开了他。
多年以后,妻子带着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李阳回来了。
她十分笃定地告诉辉阳就是他的儿子,并约定给辉10万块钱让他还债,条件是帮她照顾儿子一段时间。
阳从小就有自闭症,每天只能按照母亲在手机里设定好的时间来完成吃饭、睡觉等活动。
辉跟朋友一起开了家理发店,但还是终日沉迷于赌博。
他甚至为了沾沾儿子的运气,带着他去赌场鏖战整晚。
本来欠债已经还得八九不离十了,可在久赌必输的定律前,辉只能又去借高利贷,然后继续躲债、还债、嗜赌、借贷的老路。
直到儿子被讨债的人威胁到了生命安全,他才意识到自己错了。
在与儿子的朝夕相处中,他渐渐找回了爱的感觉,也逐渐坚定了改变现状的决心。
在朋友的提醒下,他发现儿子对重复性的动作很有天赋。
于是,他开始与儿子一起练习长跑,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
可变故不出意外到来了。
李夕已然到了胃癌晚期,之所以把儿子托付于辉,也是为了动手术治疗。
可她还是没能走出鬼门关。
失去挚爱的母亲,阳陷入了更加严重的自闭困境中。
辉开始更加努力地练习长跑,并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带着妻子没有完成的梦和儿子心中的目标,跑步穿越的沙漠,去寻找真正的自我。
阳也渐渐走出了失去母亲的阴霾,与父亲一同完成了一次十分艰难的马拉松比赛。
影片的结尾,他们带着挚爱之人的骨灰来到沙漠,帮她完成了未尽的梦想。
有一说一,影片其实是被蹭流量和热点的标题给坑惨了。影片中的赌博只是人物行为的一个既定事实,在辉决定保护儿子那一刻开始,它就彻底消失不见了。
影片后半部分转入到父子深情的诠释,最令人意向深刻的是,在决定阳是进入福利院生活还是跟着辉一起生活时,辉毫不犹豫地说:“他是我儿子,他应该跟我。”
更令人动容的是,他说“他什么都会,不用我照顾。”
自闭症并不等同于生活不能自理,在得到足够的关爱、理解和信任后,来自星星的孩子也可以学着自已照顾自己,学会独自成长,独自面对生活里的风浪。
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不可能一辈子照顾孩子,以放手为最终结果的爱才是最真挚感人的。
当然,这部情感比较到位的电影也有许多问题。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物行为变化缺少前因,转变得也有些突兀。
影片并没有交代辉是怎么从一个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热血青年变成一个偏执易怒、无可救药的烂赌鬼的。
在展现辉从烂赌鬼到好父亲的转变时也有些过于匆忙,只是铺陈了情绪,却缺少人物合理的逻辑,也没有展现出人物内心转变的挣扎与纠结。
影片似乎有意忽略辉这个角色的完整性,只把父子之间那种相互救赎、共同前行的深情与力量作为核心的叙事诉求,确实处理得有些潦草和敷衍。
最后还是想说,如果影片坚持叫做《骄阳岁月》或者《光辉岁月》,票房和口碑可能都会略有提升。
这部电影可以算是蹭热度蹭到沟里翻了车的典型代表吧。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愿您生活愉快,幸福常在。点个关注,点亮红心,您的支持就是我日更的最大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