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人类所有的这些思想和智慧、知识,它的源头它的核心是“认识自我”。如果说我们没有认识自我,那么我们对其他事物的认识,对其它事物的改造、定义、评判其实都是稀里糊涂的。唯有回到本质“认识自我”这样一个核心和根本,我们把自我先确认清楚了,在自我确认的基础上,再去确认身边的这种人、事、物、观念。如果自我都没有确认,首先应当把“认识自我”作为第一功课,作为第一任务。
认识自我之前,我们从事的所有学习、认知、实践、推理、论证,都是为了“认识自我”这一个目的而存在的;如果不是,它一定是一个梦幻泡影,它一定是我们的认知障碍。“认识自我”之后,我们进行的才是真正的体验、创造,自主的体验和创造,所以什么是真正的“认识自我”?在佛家叫明心见性,在道家叫悟道,在儒家叫明德,这都是有明确的指标的,就是回到思维的根本状态,回到执着心力完全降为0的状态。

我们在认识自我的这个过程当中经常会跳入的坑。第一个坑就是回避自我,第二个坑就是混淆自我。当跳出这两个坑,我们就回到如何正确的认识自我。它的修行次第如下:
第一,我们是先松动固有观念,多念一念我是谁来谁是我,谁是我来我是谁。只要有一天我们没有对自我特别的完全确认(佛家的明心见性,道家的悟道,儒家的明明德),没有到源头,没有到本质,我们就时刻不要忘核心的功课就是它,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它,因为这个事情没解决,其他事情都是在盲目的做。
第二,实证身空,然后破除心物对立的这种固有观念,我们为什么很难探索到,就是因为身体的干扰,以及它对应的这种潜意识的固有观念,这是我们现在实证的最大的一个障碍。所以一个是松动身外物,一个是松动身体的这些固有观念,才能够逐渐的破除心物对立,然后走向心物一体。
第三,就是跳出当前思维状态,也就是当前的这些身体对应的思维内容,跳出局限的这种自我观念,不要执着灵魂、前世今生,也不要执着这些各种思维内容,因为它都有内容,也只是现象而已,都是生灭的,我们可以体验,但不要执着。
第四,回归思维根本状态。证到思想及思想者本身,要回到思维根本状态,证到思想及思想者本身,而且完整的我是遍一切处的,不是当前状态认为的遍一切处。因为终极的智慧、高级状态的智慧,很难讲给当前状态的人听的,所以它只是一个方便的说法,说完了之后是为了破除我们现在的这种执着。
言语断道,很多说法都是权且的方便,而不是这个在圆觉的状态下去确定什么。那么怎么到达圆觉?必须要通过实证的。这就是对认识自我的这样的一个认知和系统的修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