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安石《钟山即事》

王安石《钟山即事》

作者: 月满的树洞 | 来源:发表于2019-12-14 11:59 被阅读0次

王安石《钟山即事》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日游钟山时有感而作。

王安石在晚年罢相隐居之后,诗歌创作也发生了变化,政治题材减少了,写湖光山色的小诗多了,壮年时代的豪放雄奇的风格改变了,取而代之的是清空精绝、雅丽低回。这个时期的作品在艺术上则更为成熟了,有一唱三叹之感。

这是一首饶有风味的小诗。诗人坐在家门口,对着涧水、绿竹、花草,兴趣盎然。不知不觉地,白天过去,夕阳下山,山中十分幽静,连鸟都不叫一声。看似脱去世故,其还是人退而心不退,故作此诗,以表达心中的不平。 在诗人王安石的笔下,一切都是鲜活的,都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涧”是鲜活的,在山间竹林里回环往复,奔腾跳跃,唱着歌,带着笑流向远方;“竹”也是鲜活的,仿佛在你的思维深处亭亭玉立,舞动腰身,款款弄姿,将那婀娜的影子倒影于流水之中;再看那“花草”,正在舞弄柔情。

然而,在诗人的笔下,一切又都那么幽深静寂,“涧”是幽静的,“竹”是幽静的,“花草”也是幽静的,无声无息,自生自长,随心所欲,享受春天,自我陶醉。人,“茅檐相对坐终日”,整天整日一声不响地在屋檐下对着大山静静的坐着,幽闲、寂寞至极。末句是改用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安石翻过一层,变成“一鸟不鸣山更幽”。对这样的改写,前人多有讥刺,认为一鸟不鸣,山自然更幽,用不着多说,所以王安石这么一改,是点金成铁。王安石的诗与王籍的诗实际上代表了两种修辞手法。王籍是用反衬。山中鸟雀齐鸣,声音扑耳,是因为山里已没有人,成了鸟的世界,鸟才会如此啼鸣,就像欧阳修《醉翁亭记》所说,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群鸟乐也”。这样写,寓静于闹,更富有情理韵味,经常被诗家所采用,如杜甫《题张氏隐居》:“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就是用此手法。王安石的诗是直写,从正面渲染静态,显得平淡自然,直截明快。从诗歌的底蕴来说,王籍的诗更耐读一些。

王安石善于融合前人诗句入诗,有很多成功的例子。这首诗从这一点上来说,改得似乎太不高明,与他的学养不称。从这一反常来考虑,古人常以鼠雀喻谗佞的人攻击别人,王安石推行新法,受到很多人反对,在诗中也许即以“一鸟不鸣”表示自己退居后再也听不到这些攻讦声因此而很高兴。

相关文章

  • 王安石《钟山即事》

    王安石《钟山即事》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

  • 南京有座园,名字叫愚园(三十)

    胡恩燮诗中所提王半山,即北宋变法的王安石。 王安石推行新法失败后,晚年闲居江宁(即南京),住处是县东门到钟山(又名...

  • 钟山即事

    钟山即事 宋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译文 山涧中的流水,...

  • 步韵王安石七绝

    【钟山即事】 [宋] /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禅林】 诗...

  • 即事/王安石

    即事 宋代: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

  • “鸟鸣山更幽”与“一鸟不鸣山更幽”

    王安石《钟山即事》“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对于“一鸟不...

  • 《江宁夹口二首》王安石

    《江宁夹口二首》 王安石(北宋) 其一 钟山咫尺被云埋,何况南楼与北斋。 (钟山,即南京紫金山;南楼,大概指江宁城...

  • 《钟山即事》古诗

    宋代。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 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 一鸟不鸣山更幽。 [译文]上二句 山涧中的流水...

  • 游钟山 王安石

    游钟山 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 赏宋诗《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 宋 ·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安石《钟山即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yc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