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也许一出生我们就要学会如何告别|抬房子

也许一出生我们就要学会如何告别|抬房子

作者: 抬房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4-10 11:40 被阅读0次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榆树:象征祥瑞,给人希望

人生的最后第二堂课-学会放手

最近一直断断续续在读《最好的告别》这本书,它的副标题是: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实际上,除了意外,最终,我们都会死于某种疾病。随着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环境卫生的改善,人们对自身保养的越来越重视,人的寿命越来越长,我们走到终点的步伐也越来越慢。等待是漫长的,我们多数人都要经过一辆新车慢慢到报废的过程,而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我们的老年可能都要经历从自己家里到疗养院、医院最后进入太平间的搬家过程。

当然,今天主要是谈谈临终和死亡这件事。其实它们主要是围绕着最重要的事情和最重要的问题展开的

最重要的问题:你怎么理解当前情况及其潜在后果?你有哪些恐惧,哪些希望?你愿意做哪些交易,不愿意做哪些妥协?最有助于实现这一想法行动方案是什么?

(这是临终关怀最常问的问题,也是确定是否应该由医疗救治转到善终护理阶段)

“标准医疗和善终护理的区别并不是治疗和无所作为的区别,而是优先顺序的不同。一个是牺牲现在的时间而有机会获得未来时间,一个是帮助致命疾病患者在当下享有可能的最充分生活。”

关键是当事人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什么对他最重要?真正的重要(即愿望的愿望)

电影《步履不停》

当离去的人不得不放手的时候,你也要学会放手。

(很多时候,我们做的事情其实是为了我们活着的人,比如疗养院还有医院,而现实中很多死亡和疾病也是因为过度治疗造成的。)其实亲人和医生应该做的不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焦虑,不顾病人意愿不愿意和现实情况迟迟不愿放手,而应该是帮助病人减轻焦虑,告诉引导其确定他们自己想要什么。

最重要的事——对需求和欲望的改变只与视角有关,即关注当下还是未来?当你视野收缩,你开始觉得未来是有限、不确定的时候,你的关注点开始转向此时此地,放在了日常生活的愉悦和最亲近的人身上。

故事需要画上句号—告别的正确姿势

如果有一天我要永远离去,怎样才能不后悔?

“没有充分活过的人更怕死”——这是《奇葩大会》3月31日期中一位“死亡体验馆”的创办人说的一句话。

电影《遗愿清单》

在我看来,为了让自己不带遗憾进坟墓的电影《遗愿清单》整个影片其实表达了两个我:自我和他我。

当得知自己命不久矣。一直为家人而活的Carter最想做的是能够为自己活一次,而一生都为了自己而活的Edward在生命的终点却想着为别人而活。(反观自己,我们这一生是不是都在为自己而活和为别人而活的选择中行走?)

而我,在墓地看过千篇一律的墓碑和遗照,在经历过“哭丧”礼仪之后。想到的是也许,我应该多照些照片,因为我想那些怀念我的人最后看到的是我开心的笑着;我想从今天起,也许我应该好好想想我的墓志铭,毕竟,我还是想成为那个特别的自己,也许,皮一下子也可以呢?

什么是真正的怀念

因为当年还小,我不知道爷爷去世的时候到底有没有遗憾,只以为他不过是沉沉远远的睡去了。

对于我们,怀念的方式也许就是留下迎着朝阳方向的这棵他亲自种下的树,重建祖宅,让“家族”永续。

而今天无意间查找资料时,却发现这棵寓意象征祥瑞,给人希望的树原来承载着爷爷对后人的美好祝愿和祝福,原来这是他留下的守护树。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最亲近的人,爱你的和你爱的人离你而去吗?你做好准备了吗?”

我们总是说:时间会疗愈一切,但其实这是错误的,他只是让你逃避问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学会面对,释放自己的悲伤和无力情绪,然后就要尽快走出来,学会释怀、告别,正确的告别逝去,正确的引导新生。

告别是有这样的仪式和程序的,而你也可以用你觉得可以替代你的念念不忘的物品,去告别:

比如一朵你觉着最美丽的花朵,一首告别的歌,一场追掉分享,一封告别信。

tips&推荐

关于生死教育的推荐电影:

给孩子们的生死教育:《蒙哥》

《遗愿清单》、《步履不停》书籍《最好的告别》

当然,如果你对生命有什么误解,还是建议你去重症病房和墓地看看,相信你会用最柔软的心和这个世界和解。

清明,祭祖扫墓的日子,也是万物皆显的日子。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长辈对晚辈是爱与责任,晚辈对长辈是爱与孝敬。然而,我们却往往都来不及好好的说再见。其实最好的再见,应该是长辈能够传承爱与责任;而晚辈,应该学会退后,手持代表着生命延续的鲜花,我们祝愿、我们祝福,我们通过祭祀的仪式怀念,然后将上辈的爱与责任继续延续下去,这也是清明的意义吧。

当然,如果你什么都不想看,就看看这个小短片吧。


象之背_腾讯视频

-the end-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

相关文章

  • 也许一出生我们就要学会如何告别|抬房子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

  • 在启程之前

    我们就要启程了。 我们又要如何告别, 又要如何安慰, 又要如何去寻找。 告别某一隅无情又虚伪的天空, 告别某一层温...

  • 诗 | 告别

    第一次学会告别是在出生的时候选择沉默第二次学会告别是遇见你想到我们要一生纠葛

  • 学会告别,是人生的必修课

    人从出生那天开始,除了遇见就是告别。遇见,让人生越来越丰满。告别,让我们学会了尊重,理解生离死别。告别阳光,是...

  • 我们总要学会如何告别

    每年的这个时候就是最伤感的时候。夏至未至,又一个离别的时刻。大江南北,不知道有多少学子将在这个时节挥别母校。 想起...

  • 《云边有个小卖部》随笔

    从我们出生开始就要学会告别,那些深爱的人总有一天都会离开。 一个身患绝症的老人,驾着拖拉机一天一夜奔波,肩扛沉重的...

  • 学会告别,珍惜仅有的当下

    人生无常,我们有时候不得不面临着失去,比如失去最亲的人,最好的朋友。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最好的告别。学会如何告别,才...

  • 年轮

    慢慢长大,告别父母,进入校园;告别校园,进入社会,之后再退休回家。一路走来,我们也许学会了想学的,也一定懂...

  • 我们学会了告别,却低估了想念

    我们学会了告别,却低估了想念 作者:诗月 告别,只是一刹那 想念,也许就是一生 人与人之间的缘份 就是心灵的磁场 ...

  • 学会如何告别

    前几天我看完奇葩说那场辩论《如果你的亲人得了绝症,要不要鼓励他撑下去?》。 这么热闹的舞台,马薇薇、范湉湉、李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也许一出生我们就要学会如何告别|抬房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yg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