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当年我买的是罗辑思维纪念版,按照笑来老师的“七年就是一辈子”来计算,还差一个月就满一辈子。好可怕,一辈子就要过去,这本书我居然连1/5都没读完。
不是这本书不好,当时读了开头就觉得是本好书,我还买了本【青少版】寄给表弟。可为什么我却一直没读完呢?买书的时候我肯定是想着要读完的,可收到书后觉得字太小(貌似第一次买到字那么小的书),干货太多,再加上那时熊孩子小,精力不足导致工作生活一团糟,后来根本顾不上啃它。没想到这一放就放了这么久,甚是惭愧。
今天重读这本书,从阅读说明读起。当读到“本书主张一个人必须在开启心智、提高思考能力之后,才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这句,我这才释然。想当初的我看到这句话,完全没有任何感觉,确切地说,之前看的那不到1/5,仅仅只是让我不明觉厉,实际上我并没有真正读懂,我竟然连阅读说明都没整明白。直到这一辈子快过去的最近,我才觉得体内的“原力”在慢慢觉醒,也就是所谓的心智才渐渐开启。
晚吗?这对奔四的我而言,也太晚了吧?这个起跑线落后别人地球赤道一圈都不止呢。那干脆原地呆着算了,我还跑啥,就算一开始用走的,人家也早就不知道走到了哪,更别说有先进交通工具的那些人已经到哪了,能追得上?可难不成就这么自暴自弃原地等死?我才不舍不得这么干,这就不是心智打开之后该干的事,万一一路打怪升级琢磨出瞬移大法,岂不是…,这样的机会可不能白白浪费了。
至此,我认为每个人心智开启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早些,有些人会比较晚,不过请你相信它一定会在某一个时间点开启。在此之前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正如我们不能拿自家熊孩子跟别人家的天才神童去比较,我们得遵循他的成长过程。
“对年轻人来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而且,这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才是人人都值得追求的事情。而成长其实只有一条路——积累”。心智开启的这一路,我走得不算辛苦,但耗时极长,虽然也在成长,可速度极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积累不够。前几辈子的总积累还不如近一年积累得多,而且之前被动积累的效率远不如最近的主动积累。通过阅读课的学习,我才知道不是每一本书都要从头到尾只字不差的阅读,最近读的《掌控》,我很快就能从中整理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并实践;通过思维导图课程学习,我知道怎样复习备考更高效,而且思维导图还可以用在很多方面,比如做计划、旅行清单等等;通过自律力课程学习,我才发现原来自律不是目标而是帮助我们实现人生目标的方法、路径和工具;通过写作课程学习,我不得不用输出倒逼输入,利用作业,“强迫”大脑思考、输出,“逼”自己不断成长…
然而,当我读完阅读说明再回过头去读内容简介的时候我才发现,刚刚的释然是多么可笑,明明在内容简介中就有说明,作者会在书里告诉我们“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从而开启人生的成功旅程”。要是当初我能仔细读这个内容简介,然后先直奔打开心智这个主题内容,心智是否就会在这辈子之初就能开启,而我是否也会拥有跟现在不一样的人生?细思极恐。
可不管怎么样,我也改变不了这个现实,我的心智就是才开启,我只有接受这个现实。本书阅读说明中也有提到“人的理性建立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不能接受现实,一切成长都是虚妄。只有坚强的人才能接受现实,只有接受现实,才有可能开始运用心智作出理性的决定”,我要做一个坚强的人,真诚地面对自己。
最后,“这不是一本随便翻翻就可以的书”。的确如此,这本书我要只字不差地重读,并且要反复读,认真做笔记、输出,并且内化到我的操作系统中去。本篇是“阅读说明”的输出,后续还会有更多本书的输出,欢迎围观并提出您的宝贵意见,万分感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