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故事大道理

小故事大道理

作者: 20246 | 来源:发表于2023-01-16 20:35 被阅读0次

故事一

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孟母依靠纺织麻布来维持艰难的生活。孟子非常聪明,看见什么就学什么,而且模仿本领特别强。起初孟子家在墓地附近,每隔几天,就会有送葬的队伍吹着喇叭经过他家门口。好奇的孟子就跟着送葬的队伍学着吹喇叭,引得一群孩子跟在他后面跑着玩儿,大家一起玩儿送葬的游戏。孟母非常重视孟子的教育问题,看到孟子整天吹喇叭玩儿送葬游戏,赶紧就把家搬到了城里,住在屠宰场的旁边。搬到城里后,孟子每天都到屠宰场去看杀猪,那些屠夫杀猪时手脚利落,十分熟练。孟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没过多久,他竟然能帮着杀猪了。孟母非常着急,又把家搬到了学堂附近。于是,每天早晨,孟子都跑到学堂外面,摇头晃脑地跟着学生们一起读书,并且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当时,孔子的孙子正在这里当老师,他见孟子学什么都很快,而且记忆力特别好,就非常喜欢他,还让他免费进学堂读书。后来,孟子果然没有辜负孟母的期望,成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儒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故事二

木工用的锯,传说是鲁班发明的。有一回,鲁班造一座宫殿,需要很多大木材,就和徒弟们上山砍树。当时还没有锯子,砍树全靠斧子,累的满头大汗,一天也砍不了几棵树。一次,在上山的路上,鲁班抓住树根和杂草,一步一步往上爬。他的手指忽然被一根野草划破了,流出血来。野草的叶子怎么会这样厉害呢?他仔细一看,这叶子长长的,边缘有许多锋利的小齿。鲁班仔细一看,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他试了试在手指上一拉就是一道口子,这可是提醒了鲁班。他想,如果照小草的叶子那样,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斧子砍树强得多吗?他马上回去打了一把,拿到山上去试,果然比斧子又快又省力。

鲁班就这样发明了锯。

故事三

为了表示齐军胆怯,让庞涓确信他自己的估计的正确,所以当齐军进入魏国不久,齐军就佯装撤退,他们开始是修建了柴灶10万个,过了一天就只修5万个,到了第三天又减少到了3万个。庞涓在齐军撤退时,自然是急行军进行追击。他在行军途中发现齐军的柴灶三天来在不断地减少,就非常兴奋。他对手下人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你看,这进入魏国境内刚刚三天,士兵就已经逃跑了一大半!” 于是便留下了步兵,只带着他精锐的骑兵轻装前进,日夜兼程地去追击齐军。孙膑计算了对方的速度,估计天黑的时候,魏军会赶到马陵(今河北大名东南),便在马陵设下埋伏。马陵这地方很有特点:一是道路狭窄,二是道路两旁多是险要峻隘的地方,埋伏下人马很难发现。孙膑便在这里设下了伏兵,并让人在一棵大树上刮去树皮,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一万名善于射箭的士卒就埋伏在马陵道路的两旁,约定说“看见火光,就向火光处一齐射箭!”天刚黑时,庞涓果然赶到了这里,他隐隐约约看见大树树干上有字,就让人点着火把去照。当火光一亮,庞涓刚刚看清字迹时,突然听到嗖嗖地响声,原来是道路两边飞来了无数支箭。一见万箭齐发,魏军顿时大乱,士兵们抢着逃跑。这时庞涓知道自己已经中计,真是又急又气。他在乱箭之中已经无法脱身,只好拔剑自杀了。临死时说:“这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了啊!”齐军见魏军大乱,便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还俘虏了魏国的太子申。这就是历史上的“马陵之战”孙膑因利用庞涓的轻敌,诱敌深入,把庞涓彻底击败,因此而名扬天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故事大道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zz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