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陷入一个困局,小说在描写战斗场景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把脑海里的场面准确的描述出来。
在看电视的时候,那些场面都是劈山斩月,非常宏大,一把飞剑千里外斩敌人首级,可到了自己写,我却觉得写出来的动作不够气势磅礴,即使是大战也显得像过家家般不够震撼。
可如果换做是你,写到自己若处的地方还会接着写吗,或者该怎么处理?
每个人的知识面都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在阅读中不断完善自己,读书的一个目的是拓宽认知,更重要的目的是从他人的身上学到自己不擅长的部分,将他们作为榜样进行学习。
读书不可以只看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这就像一个人挑食,若是只吃肉类不吃蔬菜身体里就会缺乏维生素和纤维素,而放在阅读来说,不同类型的书籍读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不去了解未知的区域,我们的忙点就会越来越大,以后需要弥补就要更多的时间。
汪曾祺老先生曾在文章中鼓励读者多读杂书,读邮寄、史记、戏曲、民歌,看多了就在积攒底气,写文的时候多了素材,领会押韵的魅力。
最近在看《一个人的朝圣》第二遍,这本书除了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描写的特别好外,各种环境描写让我看的很陶醉。
比如说里面写太阳和天空,有的是阴霾的天,有的是朦胧的天,还有那太阳,有的给人曙光的感觉,有的给人强势的感觉,每种描写都在主角行进的路上表达不同的含义。
话又说回来,现在的确是卡文了,前几天看到小主姐姐在文章里告诉大家即使一天写不完一个章节也不能隔了很长时间在接着写,至少一天要写一两段。
这很有道理,卡文不等于一点都写不出来,只是写文的速度变慢了,一天写两句还是有的,而且发现扛着难度写下来后,无形中的卡顿似乎有减少。
若是一碰到不会写的部分就选择放弃,那在夏一本书的时候也肯定会遇到相同的问题,我们要选择面对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
有句话说:一个问题就是一份精心包装的礼物,当你解决了问题,你就能得到这份礼物。
看问题的角度和心态决定我们是否有勇气去解决问题,当我们觉得解决问题不是一个麻烦而是一份礼物的时候,恐惧和偷懒的情绪就会渐渐消退,渴望看见解决问题后自己的能力有什么变化。
那应该如何解决卡文的问题呢?
问题总会对应答案,在写作的路上问题有很多,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追寻以往别人是怎么做的,借鉴他人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目前所要做的就是多看别人同类型的小说是怎么描写打斗场面的,别人写的场面好在哪里,是否添加对话,或者运用修辞方面自己欠缺哪些。 另外,只是看没有写也是不行的,理论需要实践,相信多次重复困难,就会使困难变成简单,当每一个技巧都练的炉火纯青,那问题就会大大减少。
虽不能说炉火纯青就等于能成功,但路上少了波折,走的更稳当就能减少想放弃的念头,增加自信之余,享受写作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