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至疲惫时,方发现何为心力交瘁。心力一词,应该是来自你个人的精力、状态、心情。
虽然大量时间管理的书籍,为我们提供了提高工作效率,高效利用时间的方法。大多强调的是,如何更快的去解决问题。仿佛一次次的鞭打早已飞转的陀螺,越来越快。
可是你仔细回顾下自己设定的事务目标,你会发现我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了任务所需要耗费的时间。比如你认为1小时完成的写作任务,往往需要双倍的时间。
这或许是普通人与学霸的差距,我承认我是普通人,做不到时间分割利用到每一秒中。
过高的设定目标任务,一旦完不成就会产生沮丧感和自责,继而觉得时间不够用,然后想办法在别处挪用时间,或者提高时间效率。
纵观一生,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事务却是永远做不完的。如果每天过高的要求自己,会把神经拉紧崩断,进而产生心力交瘁之感。
同时,人也不可能永远保持饱满昂扬的态度,尤其是在高强度、紧张压抑的工作后,产生的不是满足感,而是累的不想多谈的狼狈。
如果一项事务,繁琐而普通,没有挑战感、没有赋能感,那么做事时就容易陷入虚无主义中,衍生无聊感,逐步丧失做事的热情与积极性。
这也许正是人们厌恶工作的原因,繁杂而重复性的事务。望不到头的任务,没意义的重复,逼的自己想逃离。
当然逃是到不掉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另一种途径,叫做抽离。
生存迫使我们无法摆脱工作,那么需要自己及时从工作中抽离出来,以慢而认真地方式去享受和感悟生活。
这种慢是一种放松,给精神解绑,为精力充电。尤其是当你全身心投入到某项喜爱的事务中时,将拥有“心流”的体验,那是一种高质量的休闲满足。
想一想,你保持的一项长期业余爱好,虽然外人看起来没啥意思,但你乐在其中。真应了那句爸爸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那到底做什么要快,什么要慢呢?
如标题所言,工作要快,生活要慢。
具体来说,简单、常规、你感受价值感较低的事务,譬如工作类项目,你都可以尽快的去完成,不要让他们占据你太多时间。
丰富感受、重大决策、享受闲暇时光、发展爱好等你认为意义重大、价值感很高的事务,很多都存在于生活之中。你需要静下来,慢慢想,慢慢体会。
我们工作的目标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陷入工作琐事中无法自拔,每日压力重重,享受不到生活的美好,那就丧失了工作的意义。
与之而来的,你会不断质疑自己工作甚至生存的价值。
唯有知道什么要快,什么要慢。用快工作节约出更多时间,用慢生活去享受那些时间换来的快乐,你才能在生活中不断补充能量,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快速高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