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儿和她娘出门旅游去了,母亲自暑假开始就回了乡下。习惯了东奔西跑的我,头一遭觉着回家之后的冷清。于是,趁着日头下落的清爽,也回到了乡里。
乡下真好!不仅是山水交融的美景,也不只是菜地田头的青红紫绿,而是这熟悉的味道!乡野阡陌、鸡鸣犬吠交织出来立体的真实。
短短一个月,组上老了两位老人,连带在农家乐打工的一位外乡人也疾去。奔忙在城市的日子,活跃在朋友圈的动态,根本无暇顾及这样的生老病死。于是,渐渐发现邻里间多出了很多的陌生人:新媳妇,瓜娃子。
这几日,《战狼2》很是火爆。火的原因,一是票房,二是票房衍生出来的情怀和热血。在我看来,远没有那么高大!这些情怀和热血,本就在。只是它提醒了淹没在纷繁复杂里的我们!日益丰富的娱乐方式,让人越发散淡。严重一点,是迷失。试问下,而今的你,崇尚什么?大抵许多人是没有答案的。即便有,大概也是愈发的遥远和模糊罢。军人的坚毅,血性的荣光,瞬间抓住我们的神经。可想想当年,让我们侧目的这样最可爱的人,不用打斗,无需呐喊,只用一个挺拔的身姿、一个专注的眼神!而今天,我们却不得不在互联网、自媒体、朋友圈忍受着被咀嚼无数遍人云亦云的狂轰滥炸!或许,这便是物质日益丰盈的时代,让我们不自觉间付出的代价吧。
相比朋友圈热衷的,我倒是更喜欢那些被我们抖落在身后岁月的微尘。如今的娃儿们,放暑假了,要么在培训班里奋发图强,要么在异国他乡晒着与他们无关的新鲜。曾经回来乡下陪陪爷爷奶奶的日子,越来越少。或许这世道,亲情、乡情,总是排在日程的最后一排吧。
古来倒是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这万里路走的不是灯红酒绿,也不是人造风景。人生有很多需要平衡的支点,如何去架构,大概也没有什么定论和模式。现实无奈也好,生活桎梏羁绊也罢,只是生活,除了光鲜的洗礼,也许我们更应当看重的是自己的头脑,血肉本身。
有时候,觉得自己的圈子挺多的。学习、工作所辐射的范围不小,也就认识了多一些的人。可总是越来越觉着空落落!早先没有微信的时候,电话费一个月得好几百块。而今,88的套餐,管够!啥事都是微信里说。哪怕是约个饭,喝个酒,也喜欢在微信里吆喝。只是缘分好,还能赶上返点;运气不佳,可就是第二天的事了!我想也没人天天想着喝酒聊天的事吧。只是可惜了本应推心置腹、把酒言欢的欢乐时光!
手机一族,用起来是挺方便。可仔细一想啊,都喜欢宅在屋里头了。可见可不见的,不见;能不见的尽量不见,不能见的就视频。于是,也就可惜了老祖宗交代下来的这句"见面三分亲"!
我还是喜欢时不时跟哥们、朋友打个电话。没事唠唠嗑,有事说完也要唠一阵。我总觉得,人不可能同时做好两件事。谈事,就谈事;言情就谈情。自己现在做着微商这个行当,总跟代理们说微商自由,但我仍会强调一点,微商就是做生意,做生意就是做人,要做好人,不是拿着个手机发发朋友圈、群发一下广告就可以的。我们需要的还是日常的交流、沟通,需要见面,需要电话,信任从来不由工具,而只因为活生生的你!哪怕是从微信这类工具渗透出来的你。
于是,我认为真正的朋友,从不只限于在社交软件里跟你打情骂俏,一定会时不时出现在你的耳畔眼前。因为,情之所至,在于活着,活生生的活着!
而低头从屏幕看世界时,我仍会抬头仰望星空。正因为脚下的根,摇曳的叶,与星空交相辉映,便有了银河无限的遐想,星座久远的传说。
于是,乡间凉爽的夜风,让整个世界变得如此温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