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升酩地艺
行书如何“行气”?

行书如何“行气”?

作者: 书法理想 | 来源:发表于2019-01-17 15:25 被阅读197次
    沈家榆书法作品

      行书是“五体书”中最具实用性的一种书体,它最能活泼地表现出书法艺术的本质特征。书法艺术的发展,使行书更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价值,为广大书家所青睐。然而,写好行书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画、一字、一行、一篇都离不开正确的书法理念和技法手段。

    沈家榆书法作品

      在行书的临摹和创作活动中,笔者感到有很多问题需要研习,尤其对行气的要领作了反复的理性思考,以为“行气”的优劣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作品的成功与否。因此,我认为在处理“行气”时有必要把握好以下一些问题:

    01/字间的笔画要连贯流畅

      行书中单字的间架结构是靠笔画组成的,行笔的流畅直接影响着“行气”和字的神韵。怎样才能流畅呢?在实际练习中,尤感提按起伏和翻绞使转之难度,如果能畅快地在使转中起伏,在起伏中变化,那么行笔流畅的问题就解决了。

    沈家榆书法作品

      再者,笔画之间要相互映带,处理好上笔与下笔的照应,做到笔笔有交待,处处有呼应;或几笔萦连成一笔,或笔断意连;或符号代入,使笔锋、副毫和水墨融为一体,充满筋骨血肉之感,把单字写活,为“行气”的形成作好铺垫,奠定基础。

    沈家榆书法作品

    02/字外的相互呼应

      所谓字外相互呼应,我的体会是邻字之间要有顾盼关系,不能把每一个字都孤立起来,谁也不管谁。笔势要有从上至下连贯行走的态势,前后左右合理避让,有时是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同样的字要有几种写法;有时是字意的呼应,即不同的字表达相近的意思;

      有时是笔画的呼应,就是上一字的收笔映带下一字的起笔,可以实连,也可以虚连;实连时可以两三个字成为一体,虚连时则笔画断开,而意向呼应。一般主笔要用实笔,要实连;而映带要用游丝、飞白、细笔,这是虚连。这种上下左右的字外呼应,能使“行气”连贯,从而血脉流畅,浑然一体,生动活泼。

    沈家榆书法作品

    03/字形收放得法

      字形的收与放是行书的重要特征,它反映着“行气”的动势。我觉得作为单字而言,收要收的住,放要放得开 。有的是内收外放,有的则是内放外收;

    沈家榆书法作品

      有的是上放下收,有的则是上收下放;有的是左收右放,有的则是左放右收。如此种种,只有收放得法,才能使“行气”形成逆能紧、拓能开、擒能定、纵能安的艺术效果。

    04/字径大小相济

      在一篇作品中,第一个字的大小决定其它字的大小,此乃首字领篇之要义。但在研究“行气”时,不能简单套用,切忌把首字领篇误用为首字领行,否则,就会导致谋篇布局上重下轻、天大地小的弊病。

    沈家榆书法作品

      在一行字中,每个字都要有大小之别,有的是呈 “大小大小”之形,有的是呈“大大小小”之形,有的可以一大几小,有的也可以一小几大。这种大与小的安排没有固定的模式,同样的一行字,可以有多种处理。但一般来说,笔画多的要大,笔画少的要小,要特别强调的可大,可弱化处理的则小,这样“行气”就有一种轻松明快起伏跳跃之感,充分展示律动的生命活力。

    沈家榆书法作品

    05/字距疏密有度

      从章法上讲,行书要求竖有行而横无列。这就说明行书每行的字距是不相等的,各行字与字之间的距离错位形成壁折之势。这就是“行气”疏密的基本要求。行书的字距就不能像正书那样整齐的纵行横列,又不能像草书那样过分夸张。

    沈家榆书法作品

      一般来说,字距小于行距,在同一行里,各字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有时也可以适度拉开,但以不断气为宜。当然字距的疏密程度不能孤立地处理,更不能随心所欲,要与字形的状态和字径的大小乃至书法环境变化结合起来把握,以形成一种“行气”流的冲击感。

    沈家榆书法作品

    06/字势要欹正得当

      大凡“五体书”都有一个欹正的问题,而行书的“行气”对字势的欹正关系更有着特殊的要求。我体悟到“行气”是由单字与单字之间构成的,所以“行气”的欹正之势取决于字势之态。有的字左欹右正,有的左正右欹;有的上正下欹,有的上欹下正。

      有的字把欹正要求用方圆的形式加以处理,如内圆外方,内方外圆;上圆下方,上方下圆;左圆右方,左方右圆等取势都是适用行书的“行气”要求的。关键是要取势得当,该欹则欹,该正则正,该圆则圆,该方则方,有时可能是某一笔画的欹正,有时可能是某一部分的欹正,有时也可能是某个字的欹正,这就需要书家的匠心独具,别出心裁。

    沈家榆书法作品

    07/字轴贯通到底

      由于欹正和错落的要求,弄不好,往往会使字轴偏离字行的中心线,这样就会破坏行气,使行列不分,章法混乱。

      我认为,不管字如何欹正错落,大小变化,其字的轴心都要始终保持在一条中心线上,力求上下贯通,体现一气呵成之感,这样的“行气”才会生动有力。

    08/字的墨色要层次分明

      字的深浅是靠墨色的浓淡润燥来实现的:浓者燥之,淡者润之。我觉得调墨是形成墨色浓淡的基本条件。而用墨则是创造燥润艺术层次的重要手段,所以调好墨色只是满足了书法作品基本层面的要求,如何在这个层面上以燥取险或以润取妍,创造艺术层次的立体视觉,这是对书家用墨技法的实际检验。

    石开题字

      要产生这种效果,必须在控墨上动脑筋。我的体会是蘸一次墨写完六七个字左右,笔上的墨就会由浓变淡,再由淡变涩,乃至枯笔,这时再蘸墨继续书写,而且各行的蘸墨时机自然错开,于是就出现墨色浓淡燥润的层次变化,形成由平面简单到立体动感的艺术升华。

      本文书法作品选自沈家榆

    个人简介

    沈家榆

    沈 家 榆

    字愚庵

    1996年生

    浙江湖州人

    文淵居主人

    號正開居士

    自幼喜金石書畫

    師從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教授 博士生導師白砥先生

    2016年結業于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

    現為

    浙江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

    浙江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創作骨幹班成员

    湖州市書法家協會理事

    湖州市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

    湖州市委宣傳部市文聯

    湖州市新峰計劃首批重點文藝人才

    湖州市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兼副秘書長

    让我们来看一下浙江省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古文字学会会员周寒筠先生对沈家榆老师的评价:

    湖州沈家榆,年仅廿余,而心靜如水,喜獨處。其書齋陳設,架存龍泉之瓶,案置巧生之爐,四時瓜果,應時清供,觸目所及,一無俗物。四壁張昔賢書畫,師友手跡,使人如行山陰道上,應接不暇。家榆,雅士也。靜極思動,家榆勤於臨池,自得其樂。其為書,大字取法魏碑,兼法唐人意,得筆力,重氣勢,橫掃千軍,甚為暢達。小字亦重氣勢,不斤斤於指法小技,能與大字相統一,視今日之書壇亦属難得也。家榆又擅鐵筆,法乳秦漢,與古為徒。取法正,用功深,獨有心得。以家榆之年齡,而有今日之成就,同齡人中之佼佼者也。假以時日,其前程未可限量也。

    丁酉冬日于湖上 周寒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书如何“行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ei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