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

作者: 芳心好世界好 | 来源:发表于2018-05-02 12:02 被阅读0次

    记得是上周,在心理老师的课堂上,她分享了一个“10分钟”的真实小故事。

    她是一个妈妈,那天下午快2点钟的时候,她有事需要外出几个小时。

    孩子正和妈妈玩得开心起劲,一直粘着妈妈不愿松开,开始又哭又闹起来。

    “妈妈,今天周六,我不上幼儿园,你哪儿都别去,在家陪我。”

    “乖宝宝,妈妈一直在陪你呀,妈妈也想和你一起玩。可是妈妈要加班,等忙完就回来。”

    “妈妈,你不是一直说:我是最重要的吗?为什么你要做别的事却不管我?”

    “你当然是最重要的。嗯,好吧,妈妈再陪你一会儿,就10分钟,然后你再自己玩,好吗?妈妈忙完事再陪你。”

    这位妈妈边说着话,边放下手中的一切物品,把准备出门处理事情的心暂时收了回来,开始全身心地关注孩子的渴望和需求。

    这10分钟,她和孩子偎依在一起,抱着,亲着,抚摸着,眼神相互关注着,自然温和地说着孩子平时最爱听的亲子母语,跟随孩子每一个举动,全然地互动着,陪伴着,孩子“咯咯”笑个不停,手舞足蹈,开心极了。

    孩子的快乐也让妈妈露出了幸福的微笑。这样深度的陪伴和关爱,极大地接纳和安定了孩子最开始因妈妈要走开而担心恐惧、燥动不安的情绪,也满足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当孩子心满意足的时候,这位母亲说道:“宝贝,妈妈很爱你。现在妈妈可以去做事情了吗?”

    “哦,可以吧。”

    “好,宝宝真乖。妈妈要快一点儿走了,不然迟到了叔叔阿姨会怪妈妈的。”妈妈稍微做了一个小小的委屈表情。

    “我不要妈妈难过。妈妈,你快点去吧。我会自己玩的。”

    “好,那妈妈走了,“啵”亲一个,宝贝,妈妈会想你的。” 妈妈轻松地去忙了。

    “亲一个,妈妈拜拜。很快就回来了。”孩子安静地说道,开始玩自己喜欢的东西。

    可以想象,那短短的10分钟,换来的,是接下来几个小时或更长久的各自安好。

    事情到此就结束了,却留给我们诸多的想象空间。

    假设当孩子哭闹个不停,这位妈妈心烦意乱而直接离开或是否定打压制止孩子的情绪流露,场面则是另一翻景象:

    孩子会一直烦燥不安,伤心哭泣或想哭又不敢哭地抽搐,妈妈的情绪更是难以平静。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妈妈可能仍担心孩子而无法专注做自己的事情,而孩子呢,受伤的心灵则是难以平抚,由此产生的焦虑不是单方面的。

    对于较小的幼童,依恋母亲是本能需求。用替代玩物哄逗或找其他家人陪伴不一定能较好地安抚他。当孩子极度渴望母亲陪伴的时候,真的需要用一点点时间好好关爱他们的感受,哪怕是10分钟也好,一来稳定孩子的情绪,不再焦虑,不怕独处;二来对孩子日后独自上学和人际交往能起良好的铺垫作用。

    10分钟的时间,不长也不短,却表达了做母亲的全部温暖和关爱,对孩子的允许和接纳;

    10分钟的时间,深度地陪伴和相处,可以换到接下来几个小时的和平和自在;

    10分钟时间的良好沟通和倾听,可以让亲密关系更加和谐;

    10分钟的时间给到自己,全身心地安住当下,放松身体,自然地表达,会让你精力焕发,神轻气爽。

    是的,我们都很忙,有时忙得连自己都忽略了,更别说照顾身边的人。可是,如果没有这短暂的温暖时刻,你又有多少心力能让你持续不停地忙碌呢?

    好好利用生活中偶尔可以空下来的10分钟吧,让生活过得更均衡,不会因此而失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0分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eq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