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书籍】《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卢明、崔允漷 著
【阅读用时】30分钟
学历案将“学后反思”作为一个学习环节,学生不仅可以利用学历案进行课堂学习,而且可以利用学历案进行课外学习,丰富了课外学习的内容与方式。有了这样的学习环节,知识学习将变得更加深刻而有意义。
一、何为“学后反思”?
(一)“学后反思”的概念
杜威认为,在人的各种思维形式中,最好的是反省思维。“学后反思”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的学习经历,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表现的解析和修正,进而完善知识建构,发现自身问题,寻求补救策略,提升学习能力的过程。
(二)“学后反思”的基本特征
一是实践性,它是学生经历了课堂实践后,对自己学习实践的总结与梳理,即反思源于实践。二是针对性,它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或结果的一次诊断,判断自己哪些知识掌握得比较好,还存在什么问题没解决,即反思针对经验与问题。三是交流性,一方面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观点或经验通过“学后反思”这个平台反馈给教师,进而通过教师与同学分享,另一方面也可以诉说自己遇到的困难,寻求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即反思是一种可传播的信息。
(三)“学后反思”的意义和价值
一是延伸学习经历,拓展学习过程。二是养成反思的习惯,提高元认知水平。三是让学生学会知识管理,促进知识的结构化。所以,让学生做“学后反思”是非常必要的,它要比多做几道作业题的价值大得多,也更具创造性。
对教师而言,通过“学后反思”,教师可以了解通过常规途径难以获得的学生困惑,及时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后续帮助;可以更多地收集到学生的些创新观点和方法,丰富自己的课程资源。“学后反思”还可以成为师生话的平台,把教师的鼓励、期许通过批阅“学后反思”传递给学生,增进师生感情,提升学习动力。
二、如何引导学生写好“学后反思”
(一)引导学生明确“学后反思”的意义
首先明确反思能力的提高是学习力的重要方面,其次说明“学后反思”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回忆课堂、与他人分享,最重要的是能培养自我批判的意识。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交流“学后反思”给自己的学习带来的帮助和收获,用同伴的成功经验、事例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这件事值得做”。
(二)帮助学生明确“学后反思”要写什么
一般地,“指导语”应该从三个方面做好引导:一是对什么进行梳理或总结;二是查找问题、记录或指出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提出需要寻求何种帮助;三是分享经验,即自己的哪些东西值得与他人分享。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指导语”,在理解的基础上按要求进行撰写。
(三)通过反馈提高学生“学后反思”的撰写质量
“学后反思”是一种学科作文,要提高写作质量,需要借鉴语文学科作文教学的经验与做法。教师要对学生的“学后反思”进行反馈——分享好的写作案例,指出存在的写作问题,指导改进。“学后反思”的难点是回答“我是怎么学会的”。这是一个涉及元认知的问题,教师在这方面要加强引导。
三、如何利用“学后反思”
(一)收集信息,诊断学情
教师通过“学后反思”回收的信息,了解学生学习的经历,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分享经验,促进学习
学生中蕴藏着很多好的想法和经验,这是教学的宝贵资源。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想法和经验记录在“学后反思”中,然后收集后进行分类和整理,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将其提供给其他学生学习借鉴。学生的描述直观易懂,听了容易接受;作为当事者,描述的过程也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使自己从中获得提高。
(三)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对“学后反思”的切入角度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学生“学后反思”呈现的内容也是各不相同的。学生会提出很多个性化的看法、观点和问题,假如这些看法、观点和问题是个别或某几个学生所特有的,不适合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讨论和研究,那么,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后反思”进行批注,肯定他们的反思成果或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要知道,只要是学生经过思考的,都是“好”的、有价值的。
总之,反思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能力。正如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如果没有了反思,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方面。”如果没有了反思,学生也就失去了一次重要的学习经历。然而,“学后反思”需要师生的合力才能推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教师提供一条获取课堂教学情况反馈的途径,学生增加一次再学习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