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体制内的博士生何去何从

体制内的博士生何去何从

作者: shallwelove | 来源:发表于2016-04-04 22:47 被阅读0次

钱学森之问 拷问的是包括博士生在内的众多一线科研人员。为什么说是一线?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担负其中的攻关和学科前沿的探索任务,他们承担相当的科研工作量,是高等学校不可缺少的生力军。

但是在当下硕士满地爬,博士傍地走的时代(抱歉我用这么不文雅的表达)大家读博其实也是各自心怀鬼胎。迷茫的同学觉得不知道要干什么,哎呀还是随大流读个博好了;找工作的同学觉得生活太艰辛了,还是读个博轻松一点;爱慕虚荣的觉得博士头衔自带光环哎,说出去倍儿有面子。总之,大家都违背了博士是应该成为潜心研究的人这一原教旨。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大家,我们国家在筛选博士人选的时候就没有合适的标准。没有合适的人,当然就很难出好的科研成果。况且还有“三座大山”压着,博士生更是倍感艰辛。


  • 大家家境各异,不排除存在有部分博士生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这些压力大多来自于家庭,希望他们早日毕业,反哺家庭。而光靠学校的补助恐怕是难以维系,特别是在上海这样高消费水平的地方尤甚。这样,我们的博士生就不像美国那样,可以拿着丰厚的fellowship,心无旁骛的汲取知识,我们更愿意实在的干活,心安理得的拿钱。
  • 论文
    任何一个圈子都有其规则,学术圈也不例外。很多时候并不是你论文写得不够好,而是人际圈子不够广,以至于每年总会有些博士生被逼着上演“跳楼闹剧”,所以对此深恶痛绝者往往也不爱在国内这个圈子混,他们早早地出了国,去打拼自己的一片天。
  • 工作
    美国的博士培养对职业发展是很重视的,由专人负责(教授们轮流担任)为求职的博士生提供服务;给博士生创造环境、提供经费;给博士生参与院系决策的机会,例如学生代表会参与聘用新教师的过程。美国一年毕业5万博士,全世界的企业等着要,而中国一年6万博士,本国企业都难以全部消化,况且我们的博士生就业问题基本无人问津,现在很多985高校都明说要海龟博士,这样严峻的形式怎能不愁煞人也?

总之,体制内的博士没有筛选到合适的人,同时也没有给予合适的培养环境。这就让博士生难以出满意的成果。

相关文章

  • 体制内的博士生何去何从

    钱学森之问 拷问的是包括博士生在内的众多一线科研人员。为什么说是一线?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担负其中的攻关和学科前沿的...

  • 体制内外

    我爸体制内,姐体制内,姐夫体制内,嫂子体制内,都不是什么官只是个普通的职员。 我,媳体制外:...

  • 两个观点

    两个观点。第一,体制内的人,吃的是体制内的饭,不能攻击体制。我见过一些体制内的人,拿着体制内的工资,却整天满腹牢骚...

  • 我这么努力,就是为了保持能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

    01 保持能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是指在体制内工作的人即使离开体制,凭借自己的能力,也能比在体制内过得更好。 体制内...

  • 体制内外,何去何从

    在体制内呆的时间长了,就会对平淡的生活和重复的工作感到厌倦,工作没有成就感,日子一眼就能望到头。再对比体制外的精彩...

  • 如何说服父母放弃「让你回家考公务员」的想法

    刚读完《万历十五年》,对“体制内”有了更深的理解。 体制内和体制外最大的区别就是:体制内坐着赚钱,体制外赚的辛苦钱...

  • 如何评价《荔枝.微课》?

    《让你在体制内好好说话的秘籍》 ~体制内职场人沟通宝典,发现体制内讲话的特点与规律!

  • 体制内Or体制外

    自打我考入体制内以来,准确的说应该是从我放弃考研的毅然投入找工作大军的大四狗生活开始,身边一直回响着“公务员好...

  • 体制内?体制外?

    你是否还对以后发展方向充满疑惑? 体制内的稳定? 体制外的高薪? 脱发君分别采访了两位刚入职场、分别是处于体制内外...

  • 体制内,体制累

    今天晚上上夜班,厂里的领导过来查岗。和我同班的同事也是刚刚才到。我呢,换上了工作棉衣就立马去了天平室。忙的不亦乐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体制内的博士生何去何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fp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