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满街都在叫卖新鲜樱桃的时节,路过小摊,箱子里的大红樱桃一个个漂亮得如同工艺品。
周末去果园里采摘,枝头高高的伸向天空,一串串紫红饱满的大樱桃挂在上面,流露出成熟的喜悦。摘下一小簇,个个都像亮的逼你的眼,像一个个精心加工过的红宝石。形状也好看的紧,有的圆溜溜的,有的是心形,小的那种秀气可爱。
《舌尖上的中国》里说,最好的味道都在田间地头,这话不假。套用形容荔枝的话说,“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刚刚摘下来的果子味道最清甜,皮很爽脆,汁水丰润,酸酸甜甜的,实在是形容不出的美味。

一边在园子里大快朵颐,一边想起宋代大词人蒋捷的词作来: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春光虽明艳,但蒋捷无暇欣赏,他心中载着一腔愁绪,等待着借酒浇愁。风雨飘摇的生活,与家人团聚无期,只恨流光不等人,染红了樱桃,催绿了芭蕉。最后一句被人广为传诵,他也因此得了个“樱桃进士“的美誉。
但我不是蒋捷,我没有亡国之痛,亦不会隐居不仕。生在太平社会,我对红尘俗世,热爱的很。我爱山山水水,爱热闹繁华,也爱手里的一颗晶莹剔透的樱桃。
当我还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少女时,就被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迷得七荤八素、不能自已。同样是方块字,为什么到了他那里就变得如此跳脱自然、充满生活的情趣呢。我想不明白,但我爱死了这些宋代词人,他们的笔下流露的浓情与诗意,让人无法自拔。
流光容易把人抛,十年过去了,我还是爱着那些词词句句,脑子里时常蹦出些美丽的词语,正是它们装点了我平凡而忙碌的生活。我把洗好的樱桃分给家人,拿到办公室,就好像在对他们说:“hi,亲爱的,请接受我的这份诗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