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北京折叠这篇小说,是因为听了关于它的介绍,因为对于不同空间的新奇,勾起了想看的欲望,所以几乎以囫囵吞枣地形式,个把多小时便看完了。
说真的,刚看完时,倒没有特别想要分享的欲望 ,这跟我对于有些特别喜欢的书不同。可是,当我真正退出来时,却还是不由地想起这个折叠的世界。
整篇文章娓娓道来,如水平淡。如果没有折叠的概念,没有不同阶层处于不同的空间分类,我似乎感觉不出特别出彩的地方。
可是,也就是她这般描述,脱了科幻的外衣,更像是一个依托现实的讥讽小说。
通篇文章没有一个反派,不同阶层也都在自己的空间里井然有序。没有因为空间不同,阶层不同的反击,也没有不满与不甘。这个城市的三个空间里,每个空间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一如我们社会中的不同阶层。
如果不是因为养女的学费,老刀可能一辈子都会在第三空间里做自己垃圾工的工作。当然这一辈子的工作需要没有机器替代人的前提下,而这决定权还在第一空间的人手里。如果不是为了孩子,或许对他来说,从未想过某一天以某种方式离开自己的空间。教育资源的不足,仿佛是一个催化剂,促使了他这一次的空间之行。为第二空间的男孩送信给第一空间的爱慕的女孩,才有了这一次的空间穿越。其实过程中,无论在第二空间还是在第一空间遇见的人,其实都还不错,甚至通篇文章也没有过渡的悲情渲染,只是每每想起阶层区分导致的空间不同,不由莫名地觉得有些感伤。有些故事还没开始,便已笼罩了悲剧的色彩。
第一空间里生存着那些能够操作规则的人。后来才明白原来规则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改变的理由原来可以这么随意,仿佛对他们而言,在空间折叠过程中亦或是因为规则改变可能使人受到的伤害都无关痛痒,亦或是不足为奇,微不足道。总会想起那个嫁给了比自己大得多的男人的第一空间的女孩,自由经济状态下,那颗略微不安的小心思。当她让老刀以谎言的形式带信给了爱慕自己的男孩时,那一瞬间,突然觉得,原来有些自由,早已画地为牢。之与第一空间之下的第二空间里,又是别样的状态,那些忙碌工作和生活的人,行色匆匆却又似乎充满希望,而希望便是生活里绝美的词汇。反观这些,处于第三空间里的人们,满屏的烟火气弥漫,像极了我们生活的日常,那些目之所及之处。只是身处其中,竟不自知。原来现实就是以这般赤裸裸的方式呈现着。作者仿佛是以一个高处的无人机视角,通过镜头,看到了我们生活的全貌。原来我们一直都在自己的空间里,望不到远方。
这个社会是那些操纵着规则的人的世界,也是那些努力忙碌的人的世界,甚至也是那些异常艰辛却无力改变,命运依然被拿捏在别人手中的人的世界。
只是任空间斗转星移,所有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找寻归属。我们以为我们是同一个世界,却不知世界早以这样的方式清晰明朗地将人区分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