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dan”将至,寒假还会远吗?
你给学生准备了寒假作业吗?
因为是毕业班,所以我每年都给他们准备一份周详的寒假作业,周详到每一天的任务。今年也不例外。毕业班的寒假作业无非是训练学生夯实基础,比较枯燥。但今年计划新增了一个有趣的作业——师生共读,阅读打卡。
参加2019年中考的考生,是使用部编教材的第一届毕业生。部编教材的主编温儒敏教授再介绍这套教材时曾说:希望通过这套教材,建立一个“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还要通过阅读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部编教材还增加了文言文篇目,曾经只是在《课程标准》中出现的诗词文,现也收录于新教材中。那么编写者的理念自然会通过中考试题而有所体现。
(说来说去,又带上了功利色彩)
基于以上分析,在今年的寒假作业中便新增了——师生共读,阅读打卡的作业计划。这也是由书社每天阅读打卡写心得而想到的。我们在社规约束之下阅读思考写作,为什么我们不能也给学生一点点约束条件,与他们共读共思共写呢?如此这般,带着学生由可内阅读扩展到课外阅读,由一篇文章到一部作品……
具体操作方法:1.首先建立阅读打卡群;2.规定阅读书目;3.每天按要求阅读打卡,摘录词语句子或写小段心得(必须原创);4.安排专员登记打卡情况,未按要求完成打卡的同学,开学后处理。给予完成得最好的同学奖励。
在这几个步骤中,我还存在几个困扰:1.毕业班学生该共读哪本书呢?是读名著导读中推荐的名著还是老师制定?2.该读浅易的文言文还是读现当代大家的精美散文?3.打卡天数不少于假期天数的75%—80%,以假期30天为例,打卡天数应为22天-24天。这样的打卡密度会不会要求太高了呢?
想法还不够成熟,欢迎大家踊跃讨论。
我希望以此带领同学们开始课外整本阅读,从而实现以读促学,以读促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