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班较早,按惯例我来到公司楼下的健身室跟着Keep练瑜伽。临近结束之际,突然想起不久前和家里小朋友约定最晚今年年底要能够不倚墙做头倒立---这也是我在今年初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之一。
图片源自网络
自从去年在每周一次的瑜伽课上接触头倒立至今,我的水平一直停留在蜷着腿,双膝紧贴腹部倒立,没法将腿伸直,尝试过几次,每当想要伸直腿的时候就会失去平衡翻倒在地。瑜伽老师评价说腹部力量不够,不要勉强身体,就保持蜷腿的姿势停留在这儿就行。之前在家里练习的时候,曾尝试倚着墙将腿伸直,可又会明显感觉到脖子和头顶压力有些大,非常不舒服。
既然想起来了,自然想要再尝试一下。我将瑜伽垫移到墙边,想着即使失了平衡也有墙做支撑以减少惧怕心理,在离墙5厘米左右的位置进入倒立体式。肩膀和后背部发力支撑身体,双腿蜷起来,双膝贴着腹部,然后再慢慢尝试将贴着腹部的双膝向上抬起,双腿依然蜷着,直到双膝同身体在一条直线,没想到这次竟然没倒!最后再尝试将双腿向上伸直,靠腹部力量让双腿同身体在一条直线上,虽然只保持了不到一分钟,双脚就重重滴砸向地面,完全没有瑜伽老师那种在腹部力量控制下轻盈落地的美感。但毕竟成功了!我知道在头倒立这件事儿上我要进入新的练习层级了!
兴奋之余不禁让我忆起刚接触头倒立时的状态,从下犬式进入,将双手握拳,手肘呈三角状压实地板,头顶点地放在双手之间,直背,双脚向着头部的方向移动,直到背部直立同头颈一条直线,用双肩支撑住直立的背部,再将双脚收到胸前。就这么一套动作,当时也是尝试了好几周都不得要领,要么是只能抬起一只脚,另一只脚一离地人就倒了,要么是好不容易双脚离地,双肩却又不稳了,要么是克服不了对摔倒的恐惧不敢进一步动作了。有一段时间为了克服心理上对摔倒的恐惧,我还在练习时故意向后倒下想让身体习惯摔倒并自然反应(其实摔下来真的不太疼,收腹起身就好,可心理恐惧仍在)。总之进入体式的过程及其困难,那时总觉得自己不可能倒立起来,神仙才能做到这么神奇的动作。
尝试几次都不得要领后,我就逐渐放弃了头倒立的练习,心想着这种“炫技”的体式不做也罢,转而在每周课堂上专注练习基本体式,先增加肌肉力量准没错,只有偶尔老师课上要求练习头倒立时,才尝试一下,能倒立起来最好,倒立不起来心也不恼。
后来在某一天的练习中,当我应老师要求再次尝试倒立时突然觉得身体好轻,手肘和肩膀没费什么力气人就已经稳稳地立在那里了。自那之后,我开始能很轻松地进入倒立的状态,以至于再去回想之前的痛苦过程时心里都会有一个问号“当初怎么就觉得这么难?”
我知道如果不是当初的难,也不会有现在的简单。在这两次“晋级”的过程中,我一定是有意无意间做对了什么,那我可能做对了什么呢?
面对一个小目标,我们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误判:
在刚开始向目标前进的时候,我们容易低估目标实现的复杂度、高估自己的能力,以至于对达成目标所需要的时限估计不足。现实中的表现就是急于速成,学英语背单词想一天背50个,跑步健身想一个月内能跑下马拉松,练瑜伽想几个月内进入高阶,写作半年就想写出拥有十万加阅读量的文章......然而就同没有人能一口气吃成胖子一样,太过乐观的估计意味着必然会遭受到现实的打击。你会发现在向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收效甚微,还总是有不在计划内的麻烦事儿来打扰,稍不小心一天落下进度,后面就天天跟不上趟儿了。
于是自信心受到打击,来了个180度大转变,高估目标实现的复杂度、低估自己的能力,甚至于放弃这个目标。怎么也做不好的事儿干脆就不做了,自己命该如此无需再努力了,于是别人在一次次尝试瑜伽体式时,就干坐在一旁看着;跑了两天速度没提升上来,就说跑步不适合自己不再跑了;文章写了两天读者寥寥,就说自己没有文字天赋不再动笔......
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心态没摆正。很多小目标的设立往往是带有一些随意性的,可能是看到人家在做觉得很光鲜、很容易、很有吸引力,于是自己一时兴起也想尝试一下。以至于在刚开始做时,你已经在心里为自己设立了一个标准,就是要达到别人那样,人家能做,我也能做。结果就是你在做的过程中一直不断地把自己和他人做比较,不断地强迫自己快速缩短同他人的差距,反而没有对当下的自己做清醒的认识。
只有在对自己的状态有清醒认识时,才不容易让心态浮躁,才会对该怎么做有充分思考。说回练习瑜伽的事儿,我可能做对了:
1、对自己的身体状态有充分认知,肩膀没打开,腹部没力量是不可能做好头倒立的,与其费劲练习倒立,不如先练习柔韧性和力量。基本功很重要。
2、不急于求成,复利曲线在很多地方都适用,初始阶段就是用很大的力气换很小的收获,这很正常。提醒自己做正确的事情,其余的交给时间就好。
3、不同别人比较。做瑜伽不是体式秀,越高难度越好,瑜伽是对身体的感知,只有自己觉得舒适了才可能是对的。
虽然离头倒立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但毕竟已经看到曙光,摸到了门槛,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