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条内容,什么“35-55岁中年女人为什么越过越苦,而老公们却身家越来越高?”
稍有点共鸣,但我奇怪呢,这个主播看着一脸没有什么资历、阅历、气场,怎么能看透这样深刻而复杂的社会问题。后来自己终于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
一个产品出来的过程,其实是先有人发现了有一些人有某种需求,然后有这种需求的人群还不少,以至于能形成一个“市场”的规模,于是就有人去做一些课题、产品的研发制作,于是就有了某种产品,而当这类针对这群人的产品类型变多时,就形成了一种行业。
所以,现在去辨别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人,他们有什么样的产品,是因为有一群什么样的人存在着,他们有这样的需求而已。而并不是说卖货的人、眼前的这人真的有什么方法、技术、能力使他制作出来的产品,课程一定能解决人们的这个需求。他的产品就是为了迎合需要的人的欲望而产生的,但欲望只能被部分满足,大多数是无法达到渴望的效果。因为有的欲望渴望根本没有办法去实现。(曾经我为一个月学会写作买过课)
但是因为人们有需求,又有这样迎合的产品,于是人就很容易信了:这产品能帮我解决现实问题。
实际上呢,不过是花钱买教训,或者说是被忽悠、被多折腾几下自己,真正能为你解决现实问题吗?不太可能。现实问题的出现,一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原因,不可能是一个产品或几节课程能帮你解决的。要不然人家这产品就神奇了。
所以卖的就是一个心理安慰,一个需求得到释放的缓解口子,一点点术的捷径,还不一定学得会。
那么以后再看到谁说的一句话,说中心坎,或者谁的文案让你感觉拍案而起时,请注意,自己只是属于对方设计的产品所针对的客户群体之一。正是有你这样的存在,才会让对方有这样的言论。而他背后所售卖的内容,解决不了你的现实问题。
当下的人,当下人的话,你都没办法去客观评判,因为在当下,你和对方就只可能是需求方(潜在市场)与设计方(卖货方)的关系,没有别的。
我上次去的那家情感公司就是如此,只要有情感问题来咨询,一律给你套牢,画大饼保证能给你提供你渴望的方案,真的有这么神奇的课程服务存在?你信,就完蛋了。
所以先是有需求,才有所谓的产品。但所谓的产品是否能满足需求,有价值,就不好说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在销售自己的立场。所以我们没办法完全相信同时代人的一个立场与观点。因为同代人都是带有现实性,为了兜售他自己以及他自己的价值观而来。我们作为同时代的局中人,没办法置身世外,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唯一能辩证地相信的就是古人的书籍文字,从历史中寻找真相。历史的书里面,相对是真的一些,因为他们不会是写来为骗你钱的。他不了解我们当下。他只是根据当时的情况而写。
唯一要注意的是这个写书的人,他在那个时代所持的身份、所处的位置。这样我们才能分辨他写这本书,可能是为服务哪个群体,给谁看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以旁观者来看代历史的相对性的“事实”,去拨开人生云雾,保持头脑健全,以睿智地姿态来明辨当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