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278297/9967a2b55460b838.jpg)
这是日更1000天计划的第两百四十九天
一
前几天我们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思考技巧,包括分解一段思考中包含的各个要素,以及如何审视要素是不是成立,要素间是否能互相匹配等。
很多人会觉得,批判性思考太麻烦了,过去产生一个念头、做一个判断,可能就是一瞬间的事情,但现在因为批判性思维的存在,我们做一个决定需要会花的时间和精力可能是原来的好几倍,这思考的效率也太低了吧~~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快速回答问题,快速完成任务,你回答得越快,在大人眼里,你的脑子转得越快,你就比别人聪明,然后能获得更多的赞美。包括我们经常看一些知识类的娱乐节目,很多环节都是靠抢答,错一两题也没关系,大家拼的就是速度。
久而久之,我们的心里就会默认这种价值偏好:答对固然重要,但是答得快更加重要。
二
但是,当我们走上社会后,就会慢慢发现,快速做决定,在大部分时候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
我们经常在大街上看到一些摊贩,旁边围着很多人,好像都在抢一些物美价廉的产品,当你凑过去的时候,开始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放弃了自己的思考,很快就做出了决策,买买买!
包括在新闻媒体里会看到,某个楼盘开始售卖了,排队的人已经超过100米了,大家赶紧来抢啊,手慢无!
这些套路,其实都是商家雇佣了一大堆水军充当观众,利用人们快速做决策的偏好,从而获利。
当人们慢慢适应了快速做决定以后,还会养成一个不好的习惯,一件事情,明明有很长的时间可以准备和规划,却总喜欢拖到最后时刻,匆忙做决定。
例如高考报志愿,其实你从高考结束后就可以马上开始准备,多了解一些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多做对比。然而,很多人都是先玩一通再说,有时间就抽空听一听学校的讲座和老师的意见,最后,等到明后天要上交志愿表了,才开始四处打听对比,草草做出可能是关乎自己一生的决定。
这类匆忙决定的背后,要么是粗糙决策,要么是放弃思考。
而我们训练批判性思维的重点,就是要让思考的质量高于决策速度,我们要追求思考的效率。
也就是说,我们的关注点在正确判断的频次,而不是判断与决策的速度。
三
在投资领域,缺乏思考的情况也尤其的明显。特别是新兴的加密货币市场,人们往往只关注买卖的决策速度,却没有真正花时间去研究这些项目背后的逻辑。
当你看到某个币种开始涨了,然后微信群里有人开始推荐的时候,你的心里很快就冒出一个念头:快上车,不然就来不及了!于是你就买买买;当大盘开始下跌,某大V又在微博上说要清仓的时候,你的心态马上就变成:割了割了,赶紧跳车,不然要翻车了!于是你就卖卖卖。
这么来来回回几次,你就变成了人们口口相传的韭菜。
更加可怕的是,你在投资的初始阶段缺乏思考,却不断小幅获利的时候,你就可能真正地放弃了思考,变成盲从。当我们一直因为反应速度而尝到甜头,等到真正面对一个难题的时候,很可能就会放弃这个问题,转而另辟捷径。
这种简单的思维习惯,使得我们在遇到复杂决策,或者遇到思维习惯更谨慎的对手时,非常容易败下阵来。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多花时间来进行思考,不断训练自己的大脑,慢慢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对于今后遇到的重大机会或者决策,会有巨大的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