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064939/b85151fad958f0f3.jpg)
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因此一篇文章写得好不好,评判者当然应该是读者,评判标准也自然应该来自读者。
写作者在写作时,应该心系读者,时刻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读者关注什么、爱看什么、需要什么,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帮助读者收获新知、解决问题,你的文章才有可能收获读者的认可和点赞。
在评价标准的定位明确以后,就是实操环节了,写作者应该在写作中注意用好四种方法,来帮助作者自己更好地完成写作这件事。
这四种方法分别是:通过问出读者内心的问题并给出答案、通过举出实际例子来印证你的论点、通过比喻类比来加深读者的理解深度、通过回顾修改来完善文章的可读性。
1.问题回答
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或许是在地铁上、或许是在步行回家的路上,读者碎片时间短暂且宝贵,有效注意力也自然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在文章的章节设置上一定要突出主题,以小标题,或者加粗的形式,在章节格式上差异化呈现,便于读者快速掌握章节内容,帮助读者快速概览阅读。
同时,还应该在每段的开始就以高度提炼的概述总结告诉读者你在这段要写的内容,以便读者判断是否感兴趣,以及是否需要继续阅读这段内容。
在段落描述时,还可以通过以问题式小标题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好奇,然后以完整的内容描述来回答这个问题,由此即能清晰的呈现段落内容,达到便利阅读的目的了。
2.举例论证
人的大脑总是更喜欢听故事,纯粹的道理不容易与大脑认知建立强关联,也就更容易遗忘。
因此需要通过举例子或者讲故事的形式,来帮助读者更好地联想,在大脑中构建画面感,然后与现有认知产生关联,这将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
现实案例的举证罗列,也能让读者更好地信服我们所列出的论点,让论点更有说服力。这也是归纳演绎法在论证过程中的一种具体应用。
3.类比说明
核电站的仪控系统是帮助核电站运行的核心关键。核电站的仪控系统就相当于一套房子里的智能家具控制系统。
这两句话哪句更能让你理解核电站仪控系统在核电站里的地位和作用?很显然第二句应用了类比法的说明更有画面感和说服力。
这是因为很多事物往往超出了我们的现有认知,越抽象越不容易理解,因此需要把那些不在认知范畴内的事物或理念,通过类比现有生活中我们耳熟能详的事物,来达到帮助我们加深理解的目的。
4.回顾修改
写完一篇文章其实并不是文章完成的终点,而只是作者专注于自己的思想、把思想表达出来的第一步而已,之后的第二步校对也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校对就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读者是否能够读懂,从而帮助你更好地完善作品的过程。也可以称之为修改,包括一些错别字修改、阅读流畅度的完善、以及章节段落中精准用词的调整等。
通过修改调整,读者能够非常顺畅地从开头读到结尾,不会为错别字而咯噔、为晦涩难懂的段落而影响阅读感受,那才是一篇好文章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
写文章就是服务读者的过程,过程之中的任何优化,都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如何服务好你的读者,读者满意了,你的文章价值才能被认可,你的文章才能算是好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