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们和邻班的同学又打架了!
哦,谁?
苗,被二班的魏带着几个人,在操场上,围着打!
好,带我去教室!
简短的对话,已理清了学生矛盾的场景。
教室后门,围着一群学生。
我驱散无关的学生,指着魏和苗,示意他们到办公室处理。
老师处理问题,最好把学生带离事发现场,以免更多的学生起哄,或再激起更多的冲突。
办公室门口。
我问:你们俩,谁先来说明一下情况?
他吧,他先说。邻班的魏还是一脸的怒气,好像挨打的是自己。
苗流着泪诉说着:晚饭后,自己在操场玩,魏带了几个学生把自己围了起来,连踢带打,我班的奥一人在场,没能拉开。学生踢完就哄散开了。
谁让你骂我了?魏插话道。
你不是让人家先说!我制止道,人家说完,你再发言。
魏仰着脸,耷拉着眼皮,显出不屑的神情。
苗说完了。
魏开始说:苗在上周在自己与逍的冲突中,骂了自己,自己还不愤,就想报复。
问题很明确了。
我批评魏的秋后算账,魏还是一脸不服气,我不想再与他争辩,对他的班主任说:现在他很不冷静,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说重点儿,这是校园欺凌!马上让他回家反思一下吧!
我离开了办公室。
面对无理的学生,面对无效的处理,我也很生气。
我把苗叫过来。
我: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被围着打?
苗:我们一个宿舍,上次,替我们班同学帮腔了。
我:是呀,看来你是在帮助同学,却遇到魏这样报复心重的学生,你倒霉了。
苗低下头,眼里噙着眼花,还有些许委屈。
我:以后,我不和他来往了。
我让他回到教室。
教室里,我得再借机教育一下全班学生。
同学们,今天我们班学生被邻班学生踢踹,我很生气。一方面因数苗受欺负,一方面因为大家交到了不值得交的人,惹得自己一身麻烦。
我说出了那个用好鞋来比喻不给自己惹麻烦的俗话。
话粗理不粗。我继续说道,你知道合理的交往原则是什么吗?这个原则叫【TFT原则】。
一位美国大学教授设立了一个大赛,他邀请一群博弈论学者每人设计一个程序,来玩一场200轮的“多重囚徒困境”游戏,看最后什么策略会胜出。
最后获得最高分的是一个最简单的程序。
这个程序由苏联裔计算机科学家编写,名叫“ Tit for Tat”,意思为“以牙还牙”。
神奇的是,最后胜利的依然是最简单的TFT,而且依然赢了大截。
TFT原则到底是什么呢?其实,这一原则非常简单,就两条——第一步,合作;以后每一步,都重复对方的行动一一你合作我合作,你背叛我背叛。
TFT的交往原则就是告诉我们,在人际模式中,没事不惹事,遇事不怕事。先与人友好相处,但如果对方不讲原则或礼貌,我们也一定等量报复。绝不做老好人。就像句网上的话: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论语》中就记载一件事,一个学生问孔子:别人打我了,我用道德和教养感悟他,好不好?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你要反回去。
学生们听着我的训话似乎明白我在说什么。
我总结说:老师要大家做善良的人,但不是要大家做懦弱的人。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权利。对待不善良的人,要么你躲得远远的,少跟他们交往, 要么就展示自己的锋芒,做个能够自我保护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