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清晨,正在背诗的女儿突然大声抗议:“妈妈,我要改名字!你看人家李清照这名字多好听,你咋给我取了这么个名字,一点都不符合你的水准,太敷衍、太随便了!”
女儿名字单字一个“特”,小名也很省事,就叫“特特”,真得是再普通不过,像是没发挥好的自命题作文。
从女儿出生到现在,不断有朋友问我:“怎么给孩子取了这么个名字?”每当这时候,我心中总是涌起一言难尽的感觉,只好简略地回答:“因为这个孩子得来的特别不容易,对我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所以就叫特特了。”
鉴于在今后若干年内,对这个名字的疑问和抗议还会反复出现,我决定披露一下我当初内心真实的想法,郑重解释一回,也算是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
这些年,只要一听到关于起名字的事情,我立刻条件反射般想起上大学时古典文学老师讲的一件事情。他说,他有一个朋友,给双保胎女儿起的名字,一个叫“笑倩”,一个叫“目盼”,灵感源自《诗经》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当时,真得被这样的巧思妙想惊艳到了,心中暗想:如果将来自己有了女儿,一定要起一个类似水平的名字,且只高不低!
“七年磨一剑”,我常常这样形容女儿的来之不易。
我是经过五次流产、两次子宫纵膈的全麻手术、6个月医院保胎,前前后后耗时整整七年,才最终得到了这个宝贝女儿。如果用九死一生、九死不悔这两个词来形容其间的过程和感受,我并不觉得过分。
每个将要当爸爸妈妈的人,都恨不得在自己的大脑里掘地三尺,使出浑身解数,找出最美好的字眼,用在孩子的名字上。于我而言,更是不肯辜负了这一展才思的机会。只是,对于太过珍贵的东西,人们在心底还总是贪心地试图抓住一丝天意或是天启。
记得那是在医院保胎的一个下午,当我又一次被医生吓得魂飞魄散的时候,不禁抚着自己的肚子感叹:“你这个小家伙,也特别难出来了吧?!”彼时,脑中灵光一闪:莫若名字就叫一个“特”吧,以后的一切的因缘际会都将由这个“特”字而来,就像《红楼梦》中的巧姐。
当年,王熙凤怕自己的女儿体弱多病,难以养活,特意请乡下贫苦的粗人刘姥姥给孩子起个名字,压上一压。因为巧姐生于农历七月初七,正好是是传统的乞巧节,于是刘姥姥干脆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巧哥儿”,说这是“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后或有一时不顺,也必然遇难呈祥,逢凶化吉,一切都将从这个“巧”字上来。后来,巧姐果然是十二金钗中命运最好的一个。
我希望女儿的这个“特”字和巧姐的“巧”字一样,无论将来遇到怎样的挫折和困苦,都能从这个“特”字得到化解,实现圆满。
这样的想法一旦占据我的思维,就再也没有其他的可能了,于是“特”这个名字就这么定了。现在想来,这个名字其实折射了我当时内心深处的一种恐惧和需要,我希望用一个平凡普通的名字,换来孩子一世的健康和平安。
不觉得遗憾,这个名字我很喜欢。特别的经历给了我特别的感受,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她。
在起名字这件事上,我是认真的,没敷衍,也不随便。我希望女儿看了这篇解释后能喜欢、珍惜这个名字,并实现它蕴含的所有期待,拥有自己特别美好而奇特的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