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会很感激,生活给你喘息的机会,但仔细想想,这跟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你在你没有做出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压力是身边的人替你分担掉了而已。
1,五十块钱的红包
朋友圈里有人晒妈妈给了五十块钱红包,看聊天截图的意思是工资要明天晚上才发,中午没钱吃饭了。朋友截图过来在群里问,现在的红包讨要都是五十为单位的吗?
这个问题想来有点复杂,现在的父母都是舍不得孩子吃苦的,我周边的孩子,不说家境好坏,除开小部分人,其余应该是不愁吃穿的。说到底我们觉得五十块钱是不是有点少了,毕竟是大学生。
是谁给的标准,父母该给孩子多少钱,惊讶的是我们的潜意识里竟然都这样认为了。
还有我们有点难以理解的是她在聊天末尾回复谢谢妈妈。朋友圈标题则是有妈妈真好。嗯…以这个标准,那我妈妈可能是最好的妈妈,这是我们讨论到最后的结论。
有点感慨,对父母的标准到底多少算合理,父母的爱以什么样表达算足够。
2,节俭是为了孩子有挥霍的空间
在食堂看到有个叔叔吃了一道青菜一碗粥。有一点心酸,我突然想到有一次参加活动的空隙,我在外面闲逛,看到路边给树刷漆的工人,跟他们闲聊,问我家庭,问我学业,说自己的孩子也在读书,不太听话,还问起我的生活费伙食费之类的,我其实很普通的消费,她们觉得还挺贵,有个叔叔笑旁边的阿姨,说她每天早上就吃一个馒头,剩下的钱都要寄给孩子。
其实适当给孩子一点点压力,在保证基本吃喝的情况下让他做一点点兼职,有额外的工资可以补贴自己花销应该也是可以的(这话说的,我赚过一点点钱,还有一点点奖金,其实奖金努力一下也是拿的到的,如果你学业不错,又有一点社会工作的话)
我想到大一那年快递站的阿姨,有一天我晚自习下课去拿快递,听她跟儿子对话,前几天不是给了生活费了吗,儿子腻腻歪歪说了很久,最后以阿姨再补五百结尾。
省下来的钱就是让孩子想多用的时候用的上而已。
3,全职兼职的界限
常常有同学外出兼职,旷课早退或者请代课,老实说每个人到最后都是要出去工作的,何必求早,学生时代不是应该只读书,但兼职也绝不是不读书的理由,就这样放掉上课放掉学习的时间还不惜得罪辅导员,挺让人费解的。
欲望有多于生活费的那部分,还是兼职赚钱去吧。在生活费充足的情况下,读书应该作为期待作为事业来经营。所有人都会希望努力一下下,把生活费填平,但是时候未到的时候还是别强求的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