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观影杂感

作者: 慧语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8-17 16:08 被阅读224次

周二晚准备和女儿一起看纪录片《二十二》,居然因为两个电影院都满场,没有买到票。周三下班后,没吃晚饭,赶上了18:40的场次。

《二十二》观影杂感

电影院观众挺多。感受到制作者的克制、内敛。换一种角度,看到的是一群高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不一样的是她们经历了特殊的苦难。但即使是同样经历苦难,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心态和状态。

印象最深的是那位面容和善的喂猫老人,童心未泯地与猫儿们说话,给幼儿园的孩子们做些吃的,宁静、通达,难怪被儿媳称为幸福老人。

《二十二》观影杂感

还有那位住在敬老院的那位老人,印象里尽是她坚毅的眼神和深深的寂寞。虽然她得到了政府颁发的荣誉奖章,可谓得到了最多的官方认可。与聒噪的邻居老头相比,那份埋藏在心底的寂寞显得更甚。

《二十二》观影杂感

还有大榕树下传统村庄的公共空间,公共交往,哪怕只是打打纸牌,身边有孩子们砍削椰子,有悠闲自得在吊床的老人,有年轻妇女消磨时光的打扑克,这些声音和人气应该给了老人们以最多的慰藉。可惜这样的传统村庄也越来越少了。

《二十二》观影杂感

影片中那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关注这一群体的退休教师的肺腑之言也让人印象深刻。当初是希望帮助她们争取到日本政府的道歉和赔偿。可是,三十多年过去了。如果当初知道现在的结局,他可能就不会做这些事。毕竟对她们的生活是一种打扰。

无语!默然!

但是,还是要感谢方方面面让我们看见这个群体的人们!比如,上海师范大学的苏智良教授,是本片的顾问,也是同事的大学同学。比如,此影片的制作团队。比如,影片中看望韩国老奶奶的韩国摄影师,还有在海南看望老奶奶的日本留学生,还有长长的众筹名单……

看见,就是疗愈!

尊重她们的命运!活着!哪怕艰难……

停止补偿的要求,撕下“受害者”标签。这些高龄老人们有自己的人生!

正如影片开始和结尾的葬礼现场:热闹的是生者的人情往来、吹拉弹唱,静默的是死者!

最后,一切都会归于尘土!

最后,冬去春又来!四季轮转!

想起前几天看到海灵格著作中的一段话。用在这里也是恰如其分的。

在早期,女人必须要承受很多的不公和暴力,以至于现在女人寻求早期的姐妹关系,他们把自己的痛苦和仇恨指向男人,然后她们感觉自己强大了,但这并非为了爱。

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解决方案是:现在的女人要看着早期受苦的女人,她们看着她们必须承受的不公,她们怀着人性和尊重去看。早期的女性是伟大的女性。在此刻、此地,我们作为子孙后代是渺小的。

然后早期的女性就可以挺直脊梁,成为自己。今天的女性也可以在身后感受到那些早期的女性,感受到她们的力量,并服务生命。

谨以此敬献给普通而伟大的女性!

《二十二》观影杂感

相关文章

  • 《二十二》观影杂感

    周二晚准备和女儿一起看纪录片《二十二》,居然因为两个电影院都满场,没有买到票。周三下班后,没吃晚饭,赶上了18:4...

  • 观影杂感

    书没看过,倒是去看了电影《南极之恋》,赵又廷和杨子珊出演,其实并没有冲着谁去,纯粹是为了解乏! 电影开...

  • 观影杂感

  • 观影杂感

    《送我上青云》讲述了记者盛男意外发现自己患上卵巢癌,因此踏上一段求爱欲亦是寻求自我的旅途。 女主人公盛男得知自己患...

  • 近日观影杂感

    电脑用了五年,落了很厚的灰,散热铜无法及时排出它体内的燥热,因此常常罢工,游戏是玩不成了。也不再逛帝吧,老毅丝们天...

  • 《潜伏》观影杂感

    最近重温了一遍国产谍战剧《潜伏》,有一些跟以前不大一样的感悟。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谍战剧这个类型中,《潜伏》算得上...

  • 观影新说 | 《老师好》并不是老师好(反驳网友观点)

    原创: 丹妮娜 作家苦旅 今天 什么是观影杂感? 最近爱上了一种现代人的休闲活动——看电影,并乐在其中。每次观影完...

  • 观影《琅琊榜》杂感

    题记——其实文字是一个人的刀光剑影,是自己内心的江湖之行。 不知为何,今日对琅琊榜兴起,就是那段堪称经典的群戏——...

  • 《流浪地球》观影杂感

    每年过年,都会去影院看一部电影犒劳自己,记得前年是《美人鱼》,感觉很不错,去年是《捉妖记2》,狗尾续貂,失望值高。...

  • 《流浪地球》观影杂感

    提到《流浪地球》这部电影,闺蜜的评价是:非常有震撼力的中国科幻片,很有好莱坞科幻大片的感觉,特效制作精良。大娃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十二》观影杂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ag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