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网易新闻客户端和今日头条产品的新闻详情页
1. 分别先找2~3个相同和不同的功能
2. 分析关键功能的差异
3. 给出结论,说说各个产品的优点缺点和亮点之类的
网易新闻和今日头条都是资讯类app,新闻详情页是关键页面,通常由内容主体以及围绕内容产生的一系列需求来进行设计,满足用户表达观点,沟通交流等需求。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1845/edc9292fc722d95c.png)
从图中可以看出针对新闻内容主体有针对内容的基本功能模块相同。
1. 相同功能
收藏功能
点赞功能
分享功能
2. 不同功能
网易:
态度截屏功能:可以将新闻内容截屏并选择卡通表情然后进行分享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踩:对于评论,网易除了点赞之外还可以踩,但头条并无此功能。
今日头条:
微头条功能:将新闻内容加上自己的评论发布在动态里,然后
会出现在动态列表里。
私信:头条用户之间可以私信交流,但网易新闻用户只能互相成为粉丝,并无私信交流功能。
3. 关键功能差异
对于资讯类app关键功能在于评论回复功能,这里着重分析下两者的差异。
1.进入评论区的方式:
网易:
有四种方式进入评论区,第一,顶部的跟帖区按钮,一键直达,这种功能适用于直奔评论区,只关心跟帖,并不关心新闻内容本身的用户;第二,右滑进入评论区,可适用于看新闻看到一半想进入跟帖区或者喜欢滑动操作的用户。
第三,下拉新闻内容到底部再点击进入跟帖区,适用于传统操作的用户。
第四,输入框的右方显示跟帖数的按钮,点击进入。
头条:
只有两种方式:第一,下拉之后点击进入。第二,点击评论数按钮可进入。
2. 评论区的展现方式
网易:典型场景分为3个部分:
- 热门跟帖:由点赞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列
- 精彩盖楼:这是网易评论中的一大特色,当用户回复他人评论时,他人的评论会和回复一起展现出来,如果这个评论是其他人评论下的回复,那么其他人的评论也会展现出来,这样就会造成也一些经典评论会像盖楼一样的层层叠加,用户可以针对楼里的任何一层进行回复和点赞,由此盖一座新楼。这样的好处在于用户可以将之前的评论都同时看到也不会显得凌乱。
- 最新跟帖:按时间排布,从最新跟帖开始展现。
头条:瀑布流
- 展示:头条排列没有发现特别的规律,在写评论的时候会提示:“优质评论会优先展示”,评论展示机制不明,观察了下也确实不是按点赞回复数量来进行排列。用户评论后会发现自己的评论置顶,但不清楚其他用户的页面展示情况。
- 回复:头条的回复按钮是外现的,网易需要长按评论才会出现回复选项。用户对另一用户的评论进行回复的时候,可选择“同时评论”,然后会和对方的评论一起以评论的方式出现。点开评论下的回复数,可进入评论详情页,这里可以直接关注评论者,回复评论后自己的评论也会在详情页内置顶,也可以在回复评论中进行进一步评论和点赞,点赞数超过5个评论可以直接出现在评论区,评论回复的呈现方式与新浪微博类似。
4. 结论
网易
优点:
- 网易的评论机制的好处在于评论展示量较大,而且并不杂乱,增加用户浏览时间和跟帖的概率,而且用户可以选择任意楼层进行回复,头条必须要先找到评论的位置才可以回复,增加了用户的负担。从数据表现上来看,网易的跟帖数量明显高于头条的评论数。
- 分享的设置:有3个位置可以实现分享,顶部右上方、文章末尾、评论栏最右方,同一个功能的多方位设置,增加文章分享的概率,提升app的传播率。
- 用户之间不能私信,用户的交流只能通过评论回复,这一举措也是网易新闻跟帖数量惊人的激励机制之一。
缺点:
- 回复的交互比较复杂,需要两次点击才能输入,头条只需要一次,点击评论即可回复。
- 用户会花大量的时间在跟帖上,而对新闻本身的关注度不够,也就导致用户在一些新闻下方的广告停留时间不够。
头条
优点:
- 标签:这是网易新闻所不具备的,通过标签可以将相关新闻一网打尽,增加用户的浏览量,头条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加用户的使用时长,而标签是个很不错的引导。
- 广告: 在分享栏上方出现oppo的广告,只要用户进行分享的行为,就会看见广告。
- 关注按钮外现并且出现两次,吸引用户对头条号作者的关注,激励其产生更多优质内容。
缺点:
评论的排序机制较混乱,但如果头条的不希望用户在评论和回复上花费很多时间那又另当别论了。
根据其他同学的回答更新:
今日头条
- 瀑布流阅读
采取瀑布流阅读的方式,方便用户阅读操作 - 关键词推荐(标签)
展示与本文相关的关键词,点击“关键词”进入相关内容推荐页。 - 突出显示头条号入口
当屏幕显示过文章源显示区底线时,页顶导航区就会显示“头条号入口标签”
网易新闻
- 讨论区分页:
将评论区设置为分页,强调用户参与讨论 - 频道入口
设置频道入口,将用户引入专项门类的阅读区。(用户在专一领域获得更深层次的阅读体验,提升用户在专项上的认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