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学生涯资本论之财智资本

大学生涯资本论之财智资本

作者: 科学思维训练营 | 来源:发表于2017-12-18 14:07 被阅读0次

一. 资产资本的定义分类

我们被种种的软实力包装,然而财智才是一个人真正的硬实力。

当下我们总能听到一种说法,年轻人太过浮躁,沉不下心来。若想问问自己是否浮躁,就看看现在的是能够静下心来安安静静的读上一本书,学习一门技术,专心致志的攻克一个难题,还是只是渴望着追逐金钱,奢靡人生的脚步。若是前者,那么恭喜,你已经打开智慧的大门,一步步向内深入了,但若是第二种,只能很遗憾地说你可能很大程度上舍本逐末了。

诚然我们都想要的是钱,不被钱拘束的生活,但在能拥有它之前,我们先来好好了解一下“财”。天上哪里会掉馅饼,如果真的掉了,那很有可能是个铁饼。

我们且将财富的来源分为两个部分,非常规和常规。

1.常规资产

过去有知情,有老知识分子,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有勇敢下海的人,现在也有名牌大学生,硕士,博士生,还有大批大批的海龟们,这些人不管是过去或是现在都在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富一代,即使没有富,很多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不断努力付出的年轻人们,同样也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财”。因为这些财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辛劳换得的,必然不会铺张浪费,生活只要舒适随心即可,不一定开豪车,车只是代步工具;不一定穿名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不一定住豪宅,家的温馨就足够。通过这些方式获得资产的人这一生必然过的充实,自在,有成就感。

2.非常规资产

年年常常出现的网络热词:富二代,拆二代,暴发户,啃老族,大表哥,大表姐。。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人群极大地存在着。他们过着奢华的生活,乍一看确实让人惊羡不已,每个人都喜欢高大上,没有人愿意去那些不被人看见的阴暗处。

身处社会,被看见,被关注就是人们的一种生存需求,如果不能被重视,内心就会失去了社会感,会感到孤独和无助。但是真正的关注不是靠外在的装饰,而应该是内在的硬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群非常规拥有巨大资产的人,能拥有资产的时间有多长?没有头脑管理,投资金钱,那么很快这笔钱就会被挥霍一空,就会印证老年人常说的富富不过三代,这种“财”里缺少“才”。人总是不会珍惜太轻易得到的东西,“财”也是一样的,而且往往这部分人在失去钱财后会悔恨不已。

3.智力资本

智力资本是指一个公司两种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智力资本是智力和知识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智力和资本的简单组合,也不是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的简单结合,而是两者真正融合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种融合越好、越紧密,智力资本的效益就越高、价值就越大。

智力作为获取知识的基础,是先天素质和后天教育的结果,同时知识又是智力发展的源泉,两者相互促进,在学习中发展智力,智力的增长又创造新的知识。智力资本既不能等同于智力也不能等同于知识,更不能视为二者的简单相加,它是智力和知识相互融合后的可以创造财富的资本,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是一个不断交互累积的过程。

与其花费大量的精力劳动去做一些低智力投入的事情,不如积累好现下的知识,为将来的人生做好积淀;与其日日节省攒钱,不如投资小钱换来大智慧。

很多大学生会在大学期间做一些兼职,例如发传单,做家教,兼职营业员,推销员一类的 ,首先一点不是不可以做,而是做了对你自身有什么帮助,价值。工资少是其次的,毕竟大学生需要花钱的地方也不多,更重要的是你是否从中获得了成长和人生的历练,发传单体验几次即可,能锻炼的也最多就是脸皮变厚一点;做家教那除非是你以后就想做老师,每日都和小孩子打交道;做营业员,那最好是以后想做销售。但这些都是抵大量的投入才换来了低效的回报,不如多读几本书,多学一点知识,书中自有人间百态,书自然能交给你一切你想了解的社会。 

二. 大学生涯的财智资本

要想“发财”,需先“发” “财”——投资。钱不是省出来的,是赚得的,真正的聪明的做法是让钱生钱,而不是守着本来就不多的资产勤俭度日,最终却因钱财的不断贬值而懊悔。

同样的投资更需要“才”,更需要睿智的眼光和清醒的头脑。在人生的前期,不要太过重视“财”的多少,而是要重视“才”的积累,财逐才来。

央视一句很经典的话:“你要知道世界就是你的,关键你用什么样的精神,奋斗去获取世界对你的青睐,以及你对世界的喜欢,生命由你自己选择,辉煌还是不辉煌,来自于你的心。”选择才智,不仅仅是为了以后获得“财”而打下基础,更是为了丰富饱满自己的人生,别去追逐钱,而让钱来追逐自己,享受这个不断前进的成长的人生,这一切,都在于你的选择!

1. 智不配位:如果给你1000万,你打算做什么

如果今天你意外获得1000W,你打算做什么呢?是用来投资还是用来消费?如果用来投资,你会投资在哪些方面,你觉得哪些机会有前途吗,你有判断的实力和运作的能力?

中国有一句话“富不过三代”,为什么呢?当你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去支配你的资源的时候,资源越大越多,对你来说累赘越大。不要以为有钱就是好事,很多的创业公司不是死在没钱,而是死在一开始就太有钱。在大家刚创业阶段,如果你创业的资金是轻易获得,且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支撑这个野心和能力的时候,请最好谨慎用钱。因为这个时候,钱绝对不是帮了你,反而是害了你。

钱来得容易,去得就更快。如果要让你的钱更有价值,那必须有更多的智力让财力更有用武之地。

你第一次拥有这些钱,尤其是很轻易的获得这些钱,你一定不珍惜他?你就会大手大脚的投资。2012年股市牛市,有些上班族每天轻松赚几千几万,很多朋友在这个时候辞职回家专心炒股,因为他们发现股市来钱太快,上班累死累活,一个月顶不上自己一天的收入。但是2013年转熊市的时候,这些人每天亏损几千几万,发现亏损比较挣钱快,很快他的收入就赔进去。可是,当他一无所有又重新回去上班时候,发现他的激情和状态变了,他们再也回不去当成上班的激情?他心里很瞧不起这个工作,因为你会发现:我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我一天的亏损,上班有什么意思,来得太慢。这就是为什么创业的朋友,一旦创业失败很少有人能坚持去上班,一定会继续创业。

每个人必须时刻给自己准备机会,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思维和格局,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实力,钱不是万能的,但实力能力可以让你变得万能。

希望所有的朋友,尤其是哪些即将毕业或创业的朋友,你一定要不断问自己:如果今天意外获得1000万,你会用这钱来做什么?怎样让这些钱升值?如果你现在还没有办法和创意,那说明你的思维和格局还不够高,你一定要抬高自己视野;如果你有想法,一定要细细思考,这个是否真的可行,你是否具备实施实现能力和实力保证升值?如果你不能确保,说明你的能力还欠缺,你一定要分析你目前缺哪些方面的能力,想想自己应该如何提高。

2.  厚积薄发:先有财还是先有智

到底先有财还是先有智呢?当然这不是一个绝对的答案。

在很多时候,要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没有智还是可以活着。如果对长远的发展来看,公司中,阶层越高,工资越高。身在职场,每个人都在拼命的渴望升职加薪,但决定的因素在哪里?就在于你是否拥有了比同等级别的人更多的“才”,技术强,能力高,会管理,人脉广。

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是绝对能力的竞争,而是相对能力的竞争;机会之间的争抢不在于能力大范围的超越,而是你怎么比对手好那么一点点。不要妄想一口吃成胖子,不要企图你是通才全能,我们要做到的就是不断积累,不断的沉淀,厚积薄发。

对于大学生尤其刚毕业的大学生,面对社会,面对生活,面对机会,缺少的不是金钱,缺少的是沉淀时间,是如何吸引人震撼人证明自己的智慧能力。大部分人都是俗人,不是天才,所以,我们必须在沉淀时间内不断积累不断成长不断提高。在小学到高中阶段,我们是在接受基础认知教育,这段时间重要的是明是非;大学四年,我们应该在进行职业思维培养和技能启蒙;一旦走向社会,我们要接受的生活教育,如果让自己生活的更好,如和让自己有尊严的活着,脱胎换骨式改变就是这段时间;等到不惑之年,中年危机随之产生,对生活的坦然释然,我们开始接受现实,接受现有成果及享受沉淀的利益所有。因此真正能改变自己“财产”的沉淀年代就是从大学时代到不惑之年的二十年,如果这段时间,如果我们取得”智产“的大爆长,就会给自己未来带来“财产”的高享受。

人生里最重要的二十年20`~40岁里,请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智力资本,才是三十年后拥有“财”的基础。

比“财”更重要的是“才”,要想赚钱就要先让自己值钱。

在公司里面,领导和职员之间,财富会流向领导;领导和老板之间,财富会流向老板;老板和企业家之间,财富会流向企业家,这就说明了将来想真正的挣到大钱,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层次阶层,这是社会财富分配的大趋势。要想获得更多的财富,首先提高层次,要想快速获得地位则需要前期的投资。

对于大学生,不要幻想一毕业就可以挣到大钱,也不要梦想一毕业就能买房子,刚毕业几年,一定学会投资。学习工作不是简单让自己现在挣钱,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值钱,让自己有被别人利用的价值。如何不断拥有更高的被利用的价值,就必须不断的把自己挣来的钱投资出去,用来提升自己的智力,比如: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市场能力。

做好眼前的事情,还有做好投资的是事情,尤其是智力投资。

刚开始毕业几年不要老想着攒钱,因为这几年除去吃喝住,你不会有太多的存款。你工资越高,你的开销就会越高。即便你今天月薪过万,除去生活开销,你一个月能攒4000元已经很高了,一年也就是5万。也许五万大洋,对刚毕业的你可能是大数目,但跟你整个人生比起来是毛毛雨。

五万元用在哪里,这才是关键。如果爱财,你把它存起来,十年过去你也就五十万,那十年之后五十能做什么用?如果用在理财,每年10%的增长,十年叠加能增长多少,顶多翻一倍,也就是一百万;如果来一次通货膨胀,这点钱又是九牛一毛;如果你刚开始能把这五万元投资在自己能力智力培养方面,让自己两年升为项目经理,这时工资可能变成年薪30W;五年升为总监,年薪就会变成50W到100W。这时你会发现,一年所挣的钱是你前几年工资的总和还多。如果你一旦成为老板,创业成功呢,公司上市,你瞬时获得财富人生,那就光宗耀祖前途无量。人生是算总账的,不要因为眼前的一点利益而舍弃长久的收获。

大学生,刚毕业一定要学会对自己智力资本的投资,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格局上,不要用在小气上。起步决定你的进步。

对于大学生及刚毕业的学生,现在重要的是要学会用钱来买智慧,用金钱换财智,学会投资脖子以上。

中国有一句老话:起了个大早,赶了一个晚集。人生真的不是百米赛跑,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拼的是你的耐力和持久力。在明星圈里面,有几个童星最后持久好,倒是大气晚成的收获了美好人生。在早前,演一部电影片酬10万已经是天价,哪个时候觉得自己人生赢家;可曾想现在演一部电视剧片酬可以过亿,瞬间秒杀一切,记住最大收益永远在后面。

不要对现在的满足,要不断投资自己,才能让自己永葆青春。一定要做好投资持久力方向,放长线, 我们还年轻但必须做好人生铺垫。成长成功往往在不断试错不断沉淀中,一帆顺风的人一般不会持续,坎坎坷坷的人更有张力,投资”智产“才是人生赢家。

3. 大学生阶段是用钱来买智慧,不能只想着挣钱!

大学生要高端定位自己,要能挣小钱,更要有赚大钱的格局

我经常去一些学校,发现很多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经常逃课出去做家教,去饭店做服务员,甚至出去发传单。诚然,这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如果你是大一大二学生,做这样的工作可以理解,毕竟是在体验生活,但是如果你是大三、大四学生,我觉得这是大是大非格局的问题。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应该有不同的定位,小学生学习可能更多的追求兴趣启蒙,初高中生学习可能更多的目标就是考上好大学,而大学的你呢?你的目标是什么呢?是现在挣小钱还是未来挣大钱?所以,一定要明确自己大格局,高定位。

诚然,很多学生具有孝心,想给家里减少负担,给父母减轻压力。他们就觉得应该去兼职,希望广大的学生要记住:真正的大孝,是你毕业之后,结婚、买车、买房,你一分钱都不用父母花钱,等你父母老了,你有钱养他们,不是啃他们。父母既然愿意含辛茹苦培养,说明他们的就是为了防老。

可能有些同学心疼自己的父母,以为现在挣点小钱就是能减轻父母的负担。其实他们的眼光比他父母都不如。你真的了解你父母吗?如果你的父母真的在乎这点钱的话,完全没有必要让你来上大学,直接让你出去打工挣钱会更多。你父母看到的是投资的价值,投资你的价值,希望你在大学能学到真本事,用学费金钱来买知识,买能力,最后能给自己买一个幸福安乐晚年,不是让你最后变成一个啃老族,或者是有孝心但没有孝力。

对大学生来说,选择兼职工作一定要有取舍,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有利才去做,不能仅仅为了钱。

大三大四是大学最重要的阶段,一定要做好定位选择,明确你的最终的目标。不断想想怎么样才能让自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工资比别人更高点,怎样才能找到更有发展潜力工作?你的钱景在在毕业工作的起步,更在未来。

如果你为了父母省钱,把这段重要的冲刺时间给浪费了,虽然你现在每个月能挣1000元,但是你的就业工资却很低,甚至毕业找不到工作,这就有点像杀鸡取卵的感觉。如果你能做到,用这段时间专门去考研、学一门技术或者提高一种能力,用钱买智慧,用财去换智,努力让自己毕业工资比现在要求高1000元,争取在工作环境更加舒服少让父母担心点,争取在工作行业和阶层上比目前更有财富潜力,这才是你应该努力的方向,这才对你父母真正的孝心和回报。

4. 社会财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现在的很多有钱人,三十年前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今天能这么有钱;三十年前很多有钱人,打死也没有想到自己今天落魄成这样,被年轻一代富豪秒杀。很多三线四线城市的富豪,怎么也没有料到他的今天财富被北上广的一套房给秒了。

年轻人财富第一来源啃老族。无论父母留下来多少资产,子女不争气,一切都是无用的,啃老族是任何时代富贵族的悲摧。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越有钱的家庭,越重视对孩子的培养,因为他们知道,钱不能保值,下一代才是自己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第二个来源是掉馅饼型。这类财富来得快也去得快,最后摧毁不仅仅是生活,更重要的内心。仔细调研一下,历来哪些买彩票中奖的人有几个有好的结局。在看看那些轻易获得大额风险投资的创业者,多少是坑在钱上面。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第三个财富来源就是来自拼搏,通过拼搏来挣钱,你才会有价值,才会有底蕴。即使有一天突然变得一无所有,你依然自信:只要双手和脑袋在,我一样可以东山再起。

人最容易被突然来的来财富给毁灭掉:富了口袋,穷了脑袋,死了心态

不要老想着天下掉馅饼,现在中国的财富是有点畸形发展。目前中国有一部分钱给了穷人,最近的浮躁心态就来源于拆迁户。拆二代们对于突如其来的财富,缺乏足够的理财能力,无法很好的驾驭这比财富。

这是拆二代中,很多是80末至90后的,出生在城市近郊、市内棚户区,继承了父辈们留下的房产,在城市建设的时候,由于拆迁补偿而突然一夜暴富的群体。暴富后在真正的富人面前根本抬不起头来,他们无论从心理上,能力,还是智力上来讲,都没有为拥有大笔财富做好准备,他们没有一个逐渐拥有财富的过程,他们稀里糊涂的拥有了巨额财富,他们不知道去做什么。

当他们接到这笔钱之后,他们首先就想到买豪车,所以只要你去拆迁处,你发现到处都是红车,而且车非常多。有车之后,他们比较闲,闲着就喜欢折腾点事情,做什么呢?赌博。一旦进入赌,就意外败家了。部分人可能也会去理财和创业,但由于财智不够,大部分都是一场空甚至被骗。理财创业不仅表现在如何使财富更快地增长,更表现在如何避免理财的重大失误上。这就现实的拆二代,鼓了口袋,坏了心肠。

我经常提醒我的学生:刚毕业千万不要住在拆迁户周边,那会让你深感社会的不公,更会严重的影响你的心态,缺乏了斗志甚至导致你走上外路。

不要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五年十年后的你,你现在可能是屌丝一个,但谁也没法保证你五年不会大富大贵,未来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有努力有自信。

希望大家记住,财富持续只有三十年,中国有句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今天有钱的人,三十年后不一定有钱,你现在可能屌丝一个,但是三十年之后说不定你就是大富豪。保不准,你有一天跟朋友创业成功,说不定得到你上司的认可提升你,给你更多的机会,更有甚者,你娶了一个能挣钱的伴侣,一切都有可能。

所以,每个人都必须时刻准备着,准备着如果接受自己的成功的时刻。要坚信自己,不要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五年十年后的你,你存在一切无限可能。所以要坚持初心,不要被眼前的财富分配所恐惧担心,要内心强大。

很多人都在经常在担忧,自己买不起房子,娶不到老婆;甚至很多人想到自己跟当前富人的差距,就觉得社会太公平。杞人忧天的思维在让一些消沉。中国的财富三十年,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社会的变革的间距越来越小,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智能化,财富分配变化会越来越快。不要为眼前的困境而消沉,而应更大的刺激起来做好沉淀,努力改变自己。

5.贫富分化的囧景:财富趋向于有钱人还是穷人?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贫富分化一定是长期存在的,这是永远解决不了事情。

经济学领域的经典理论是:全球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的手里,而这比例会越来越夸张,贫穷的更加贫穷,富裕的会更加富裕,两极分化的问题,其中到底是谁在其中作怪,财还是才?

如果你将来有钱了,你希望把多余的钱给富人投资还是捐赠给穷人呢?从国家发展层面来看,国家银行是把钱分给富人好还是穷人好?为什么我们生活中,穷人在银行贷款难上加难,富人确实银行找着他们贷款?

不要幻想政府会大力去投资穷人,政府一定是大力支持富人,更重要是智慧富人。要想获得政府的资助,首先就让自己成为“富人”。

中国这么有钱,为什么不像欧洲那样分发给穷人,保障穷人呢

看看欧洲目前衰落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穷,反而是因为他们太富。因为太富了,所以他们不断的给穷人发钱,保障穷人的生活。最后养了一大批好吃懒做的穷富人,他们发现,如果我现在有工作了,拿到的工资还不如我闲在家里不上班拿到的补贴,这个时候,发展就出现。再看看中国的思路,我很有钱,但我就是不发给穷人,我来做基建,提高大家的基础设施,让大家能走出去。同时鼓励大家创新创业,让大家动起来。你只有动起来你就有钱流,你的能力越强你的收入就更高。反正,就是不让你闲着,让你不断的有危机感有压力。

如果你想获得更多收入,如果你想得到国家更多的投资,那必须提高自己的资产财富和智力财富。因此钱流向”富人“是必然的趋势。国家把钱给穷人是同情他们,但同情只能带来贪婪和懒惰,所以国家更希望钱给富人,让他们带来更多的欲望和机会。

近些年,为了拉动就业,国家大力支持创业,只要你有好的想法,好的思维,有胆量,都可以申请到政府补贴,都可以从国家资金池里拿到钱。

但是,如果你一无是处,对不起,没人能帮到你。改变自己的途径,就是让自己先成为智力富人,让有钱人投资你,让国家支持你。

穷人越穷,富人越富,这是由穷人和富人的特质决定,也是由上层意志所影响。

钱不会去穷人,国家如果钱给穷人,穷人只会吃喝玩乐,追求眼前的生活,没有根本上的解决大问题。但是如果把钱给有钱人和有知识的人,他们会“偷懒”或贪婪,他们就希望这笔钱创造更大价值,赚更多钱,所以”富人“拿到钱就会投资,这样就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更多的国家问题。

6.  创业不仅仅是主动创业,更重要的是被动创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喊得很响亮,给大家打了不少鸡血。再经过媒体的渲染,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可以瞬时成为高富帅迎娶白富美。但是,你真的得到你要想要的吗?回眸一笑,一地鸡毛。

首谈中国政府为什么要提这个口号,初衷是什么?如果你理解了政府的目的,你就清楚目前你应该做什么?大学生应该要准备什么?

政府的目的有三点:

1. 发钱:国家钱太多了,钱绝对不能发给穷人,一定要发给有“智产”;

2. 找人:谁是有“智产”的人?大富大贵,不行,没有扩展性。怎么办?那就搞一个竞赛,大众创业,有想法有能力有胆量创业的“可能”就是目标。

3. 回报:会误伤怎么办?没办法,投资投的就是概率,死掉一批火了一家。

这样下去,就是现在看到的效果,很多创业者在这轮竞赛中沉沦,伤心欲绝,安心的回归;而这个同时,诞生一些新的行业翘首,创造了一批新的行业机会。政府试验成功,回报回来了。

你现在真的适合政府的游戏游戏吗?你现在要做的是什么?

对于创业,很多同学都希望自己能成为老板,天天想着当老板就真的能当老板吗?

大家可以看调查一下,很多创业者都是在自己无意中找到创业机会。只要你能在某一行努力做下去的时候,你就会看到机会。不要以为自己有点小钱就可以折腾,也不要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世界,你还是你,一个渺小的自己。在国家这种大的创业浪潮中,我们更要清晰的认识自己,不要盲目的去崇信。

创业可以一夜暴富,也可以让人大富大贵,但更多的是可能让你变得一无所有。你输得起吗?

如果你是第一次创业,很可能都要交学费。第一次创业的人心气都比较高,谈什么优先创新,谈商业模式如何高人一等,谈市场如何如何之大?其实你的所想的本身就不是你能获得的。如果你现在主动创业, 你如何获得你的启动资金,你如何控制好你的团队和市场,甚至财务。

怎样让自己不要少交学费甚至补交学费呢?最好的做法是刚开始不要主动创业,而是选择被动创业。让高手拉着你去创业。

比如说,你的领导或者你的同事,正好有各种资源,但是他缺少某些方面的能力,然而你正好具备这方面的实力,你的领导很可能会拉你一起出去创业。如果,你判断这个领导各方面的资源和实力和创业成功概率后,你选择了合伙创业,这个时候的你可能只要花很少的钱就可以创业了。虽然你可能占比的股份不是太多,但是,对于第一次创业的你,这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至少比你单独出去创业更稳当。

机会来自于你的努力和慧眼,更多来自于你的善举。人生的第一桶金,不应该是金钱,而是能获得别人重金邀请的财智和信用。

你的领导凭什么要选择你?你在工作学习中必须要体现自己的价值,要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大学的你,目前重要的不是想到去打工挣经历,去创业去挣钱。你应该努力去提升自己的财智,努力使自己成为行业NO1的”智产“。智力一种创业资本,更是你创业的第一桶金,相比金钱来说,它会更持久,回报更可观。

你今天仔细问问自己,如果有一天,你的领导,你的同事,你的同学将来要去创业,他愿意拉你一起干吗?为什么不愿意?你缺少了什么?你现在要提高什么?

7. 毕业后工资的涨幅跟你的智力有关

讨厌一个工作,最好的解决方式是努力在此工作中让自己达到NO1,那样就可以远远离开了这个讨厌的工作。

大家在人生最重要的十年内,要有规划来提高自己的智慧潜力,这十年一般是你在23岁到33岁。这个时段你一定要不断思考:我什么时候技术可以独当一面成为行业NO1,什么时候我有能力管理一个大团队,什么时候我的资源人脉足以在行业游刃有余......

这十年,你所收获的财智将决定着以后三十年的生活。要尽可能提高自己的智力资本,当拥有智力资本后定要沉淀思路,厚积薄发,等上升到一定境界的时候,你会获得你想要的。

在毕业后,一定要是愿意花些时间来学一些有用东西,虽然不能保证一定当时会有巨大效果,但至少有机会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技术,提高了自己的层次,对自己的改变非常大。

刚毕业那几年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财上面,而是要放在智上面,你的工资涨幅取决于你的智力资本。另外平时要花一些钱去参加会议和培训,多认识大佬,提高技术水平和视野,那么你当你被提拔为总监或成为老板时,以前花去的相对的少量钱也就很容易挣回来了,人生是算总账的,不要为了些小的利益忽视整个大的利益,前期要学会投资,用钱来买智慧,不管什么智慧都行,在前期不要把钱看得太重,学会投资,四两拨千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生涯资本论之财智资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cswxtx.html